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圆明园文物完成修复引质疑:修补图案无依据(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09:35  国际在线

  

圆明园文物完成修复引质疑:修补图案无依据(图)

  专家在查看修复的文物。京华时报记者张斌摄

  “修补的图案有没有依据呢?没有依据就不能补缺!”昨天,圆明园首批修复文物专家评审会上,专家肯定了修复工作的成绩,同时对主办方的修复方法提出质疑。

  昨天,圆明园首批破损文物完成“试验”性修复后正式亮相。历时一个多月,按照“展示修复(用白石膏配补在残缺处)”、“美术修复(白石膏配补后描上金漆)”、“考古修复(将残缺处的图案修复)”三种方式,20件圆明园出土的破损瓷器“完美”转身,呈现在专家面前。

  这20件瓷器中,有的在破碎的地方用白石膏修复,有的还在石膏外面涂上一层金漆。部分瓷器,其残缺的图案和花纹经过后期人工绘制,也“恢复”了。参加评审的专家看完后,在使用金漆、补齐图案、石膏材质等方面提出质疑。

  圆明园文物修复公益活动组委会宣布,第二批准备修复的圆明园出土文物共10件,均为康熙年间官窑的破损瓷器,主要出土地点位于圆明园的曲院风荷景区。在第二批需要修复的10件文物中,包括3件康熙款青花二龙戏珠碗,这3件瓷器是从365个瓷器残片中经过挑选拼接,达到修复条件。还有4件康熙款青花龙红海水纹盘、1件康熙款青花菊花杯、1件康熙款青花桃实勾莲纹盘、1件康熙款釉里红龙纹缠枝花纹碗。专家表示,这些文物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并非精品。

  原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杨志军表示,圆明园遗址出土的瓷器,如同圆明园遗址一样,不能完全修复、重新构建。对文物破损部分做好保护的同时,突出它的残状也很重要,既记录历史信息,又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与此次圆明园文物修复工程的北大文博考古学院副教授胡东波表示,第二批文物修复将采纳专家建议,对破损瓷器采用石膏修补的方法,不再使用金漆工艺,更不会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主观填补文物的纹饰和图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