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化必须讲究“内外兼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13:30  新闻晚报

  6月21日,江西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未现明显内涝, “没有一辆汽车泡水”。这都得益于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广东相关部门曾表示,城市排水系统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赣州, “这个系统是古人留下的”。 (7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地方出现洪涝灾害,众多现代城市在惨遭水淹的经历之后,除了用 “遭遇N年不遇的洪水”做挡箭牌,也要反思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规划的简单粗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借仍在发挥作用的古代排水系统来称赞古人的智慧,但更要反思出现 “后人不如前人”状况的深层原因。

  这些年,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各地的高楼都快速崛起,逐年拓宽的车道、日渐增加的绿化,都用最直观的方式演绎着城市外貌的变化。然而,与之相对,城市的 “内部”结构却显得落伍,成为城市的 “短板”,使国内许多城市都存在 “内外不相配”的情况。

  按理说,和古人相比,当代人掌握了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有更多细化的职责部门在从事城市规划、防汛抗洪等方面的工作,完全不该出现“洪涝年年防年年犯”的恶性循环。这其中不得不提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倾向——一方面,一切向 “钱”看: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决策部门屡屡将有防洪作用的湿地人为改作它用,用于土地开发等;另一方面,城市建设长期存在的 “重表面轻内在”的错误思想,使资金投入的方向不够精准且缺少长远规划。

  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类似于排水解涝这样的民生工程,是不易在短期内见成效的,因为政府习惯了 “用在任期衡量工程效用”的恶习,存在着“建好了也不见得会立即发挥作用”的心理,所以即便各城每年也有排水系统的翻新工程,但多停留于某段区域排水沟的小修小补,缺乏全盘规划、逐段改造的系统工程。

  要知道,排水系统是由田间排水系统调节网、各级排水沟、蓄涝湖泊、排水闸、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区等组成的系统网络。而目前的情况是,一些人往往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肆意地填湖造地,填河造地,一些地方甚至将原本用于防洪防涝的区域放任经济项目的开发,还有些地方在排洪区建起高楼大厦和别墅区,这种不尊重自然规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必然让城市建设付出代价。

  简言之,我们必须从这些古人建设的城市排水系统中得到启示,城市建设中不但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恢复一部分有利于缓和洪涝的用地,还要克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还繁荣的城市一个健康的 “内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