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鸳鸯 龙兴 翠云 悦来 礼嘉两江新区这些靓名咋来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05:34  华龙网-重庆晨报

  已有600年历史的龙兴古镇。(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许恢毅 摄

  今年6月18日,中国第3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挂牌。而悦来、礼嘉、鸳鸯、龙兴、石船、天宫殿、翠云等新区内的一个个地名,也日渐成为新闻报道里的“热词”,成为市民茶余饭后讨论的一个个焦点。

  新区挂牌马上就快1个月了。不少市民和网友通过重庆晨报新闻热线和晨网发出疑问:这些悦耳的老地名,有什么由来?为此,本报记者前往这些地方,追寻这些地名的来源。

  悦来:远者来,近者悦

  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金庸笔下的悦来客栈是古代最大的连锁客栈。而重庆的悦来,就在嘉陵江边。在两江新区功能区划分中,这里布局了大型会展中心,其7月5日奠基,鸣响了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的第一声礼炮。

  悦来,听上去有些诗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首节写的就是他当年在悦来场的生活。

  据当地老人回忆,在没有公路的时代,交通出行主要靠水路,悦来是重庆逆江而上的重要歇脚地,很多客船货船在这里停靠,于是就形成了集市。乾隆年间,街上有一个很知名的饭馆,生意很火爆,老板可能读过《论语》,于是在饭馆牌匾上直接写了“远者来,近者悦”。后来,街上的老书生觉得这挺有文化底蕴,干脆将这地方取名“悦来”。

  鸳鸯:大树成桥似鸳鸯

  鸳鸯是北部新区的一个街道,也在两江新区范围内。说到这一名字,很多人会浮现一个场景:一对鸳鸯正在水中游。但“鸳鸯”的由来,却与一棵大树有关。据《江北县志》记载,早在300多年前,明末天启年间(1621),就建街鸳鸯桥,隶属巴县江北里江北镇。

  清初建场时,因场边小溪上30米间有两桥并列,又有大树一棵两枝主干直搭对岸,形成天然桥梁,似鸳鸯展翅,匍匐溪面,故名鸳鸯场。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庆府江北厅设置仁、义、礼3个里、42个场、62个甲,鸳鸯场隶属礼里。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庆府将巴县义里十甲、礼里十甲、仁里上六甲划归江北厅,史称“江巴分治”。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江北厅设仁、义、礼3个里,调整为5个镇,47个场,鸳鸯场隶属礼里。

  翠云:有座古寺叫翠云

  翠云水煮鱼,名扬巴渝。而翠云街道,尚不被大家所熟知。翠云以境内古庙翠云寺得名。1953年,从鸳鸯乡划出设立翠云乡,1958年并入鸳鸯公社,1962年再分出设立翠云公社,1984年复为乡,1994年撤乡并入鸳鸯镇(2003年12月鸳鸯镇撤镇建街道)。

  2005年12月27日,设立翠云街道,管辖鸳鸯街道的原花朝、字藏、桐岩、龙游、石棺5个行政村。

  礼嘉:因它濒临嘉陵江

  礼嘉因一些快速干道的修通,高档住宅小区入住,知名度渐高。礼嘉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李家场,因隶属于江北厅礼里,又濒临嘉陵江,故更名为礼嘉。

  全镇规划用地30.2平方公里,定位为“重庆都市风貌展示区”,规划建设礼嘉、黄茅坪两大组团。

  石船:大石头形状如船

  石船是渝北区东北部的一个镇,被铜锣山和明月山所夹,面积129.7平方公里,有25个村,两个社区。在两江新区板块功能划分中,石船镇将与龙兴镇连成一片,打造万亿级工业基地。

  有读者曾问,这里曾有一艘石头做的船吧?然而,石船并没有人工做的石头船或石舫,相传古时有一块大石头,天然形状像一艘船,所以就取名为“石船”。

  龙兴:建文帝来后改了名

  龙兴,在两江新区功能划分定位上,和石船相差不大。《江北县志》记载,元末明初这里已有小集市,清初商品经济发达,置隆兴场。民国初改为龙兴场,2003年6月合并天堡寨镇6个村,即现在的龙兴镇。

  有一个故事,在龙兴镇流传了好几百年。相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建文帝)被燕王朱棣夺位后,逃难至重庆,在隆兴的庙宇中藏身,“隆兴”因此改名“龙兴”传袭至今。朱允炆当年离开过南京没有?来过重庆吗?关于建文帝的传说,一直颇有争议。不过,龙兴古镇和龙兴这老地名已客观存在了600年。

  本报记者 任明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