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众“审判官”背后是大众的无奈

  近日,涉嫌抄袭的知名学者朱学勤表示,学术规范问题应由权威学术机构甄别,而不能由网络、大众媒体作判断。复旦大学已启动学术调查,自己会随叫随到,积极配合。

  不管怎么说,朱学勤的态度确实让人钦佩。在面对公众质疑时,很多人采取的是鸵鸟姿态,把自己蜷缩起来,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你呼吁也好,你愤怒也罢,就是不出来。而时间一长,待到公众关注点转移,再站出来。彼时,他还是学术明星,他还会指点江湖。然而,朱学勤不是这样,他主动站出来,及时接受采访,向上海大学和复旦大学递交启动学术调查程序的申请……做到了这一点,你还能要求朱学勤做什么?

  确实,学术规范问题应由权威学术机构甄别。面对朱学勤事件,不妨扪心自问下,有几个人完整地读过朱学勤的书?有几个人把涉事的两篇文章拿出来认真地读了一下?其实,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使读也未必能读出个所以然来。因此,我认可朱学勤的话,“学术规范问题应由权威学术机构甄别,而不能由网络、大众媒体作判断”。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权威学术机构并没有担起甄别的责任。据朱学勤介绍,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他是第一个主动提出调查申请的当事人。整整6年,竟然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调查申请,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为何无人提出?难道6年间,复旦大学学风清纯得连一只苍蝇都不能生存?最起码我们知道,2007年岁末,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贴出“2007年第一号”通报,向全校师生通报该校3起举报涉及的教材抄袭、论文抄袭皆属实,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

  但是回忆6年来,这种调查处理还是太少,尤其是主动介入太少。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太少,才让许多当事者心存侥幸。只要事件闹得不太大,就不会引起内部处理,就能蒙混过关。

  相关部门缺位,权威机构缺位,如果连大众也缺位,那么学术还有公正可言吗,学术还有尊严可言吗?我们希望学术规范由权威学术机构去甄别,但在权威机构缺位的情境下,还只能发挥大众的作用。这是大众的无奈。

  有一句德国谚语:“站在哪里就从哪里挖下去。”朱学勤表示,既然“被”卷入了抄袭风波,就应该从自己站着的地方开始,为学术界积累一个案例。希望朱学勤的主动申请,能够推动权威学术机构担起责任,而不是再让大众担当“审判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