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公报:报界宗师“拼不过”西门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12:2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6日电 香港《大公报》16日刊文《报界宗师拼不过西门庆》。文章说,报界宗师张季鸾墓址已沦为荒郊野冢,让人不禁唏嘘伤感。无论从生平贡献还是人格魅力,张季鸾等大师皆非西门庆之流可相提并论。名人故里此冷彼热,足证现代人的厚此薄彼,并非出于情感上的喜恶,而是基于现实功利的选择。

  文章摘编如下:

  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大多清楚张季鸾在中国历史上之重要地位。被周恩来盛誉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的张季鸾,当年曾先后被袁世凯和段祺瑞投入监狱;一度成为新闻界的标尺。而今,在那场“极尽哀荣”的公葬过去近70年之后,这位曾经名噪天下的报业大家,其墓址却已沦为荒郊野冢,人迹罕至,一抔残土,不堪凭吊,让人不禁唏嘘伤感。

  名人故里冷热厚此薄彼

  事实上,遭受冷落的并非只是张季鸾,有报道称,京城八道湾周氏兄弟故居、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魏源故居等,都已破败不堪,有随时被拆迁之虞。而大画家齐白石之墓冢,更成了附近饭馆食客的“方便之处”。要说造成这一局面,是由于今人缺乏尊天敬祖的心境和热情,倒也不尽然。

  与上述名人纪念地之冷冷清清形成对比鲜明,当下全国各地正不惜耗费重金,络绎不绝打响了“名人故里建设开发之战”。李白故里、诸葛故里、二乔故里、赵云故里,甚至像西门庆这样的《金瓶梅》里的虚拟人物,也被顶礼膜拜了。据说有两个地方为了成为西门庆的“故乡”,针锋相对差点打到了工商局。

  无论从生平贡献还是人格魅力,张季鸾、齐白石等大师,皆非西门庆之流可相提并论。那么,反映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一冷一热,足以证明,现代人的厚此薄彼,并非出于情感上的喜恶,而是基于现实功利的选择。其目的,不在于名人所代表的精神文化的传承与积淀,而是旅游经济的带动、当地GDP的攀升,甚至连场面恢弘耗费巨大的纪念活动,亦不过是某些官员扩大影响拉拢关系谋求利益的一种桥段。

  这种经济利益驱使下的聒噪,折射的是一种文化功利心态。在他们看来,文化不是精神脉系的传递,而是可以任意庸俗化的产品,或穿凿附会,或生拉硬套,或歪曲事实,硬是把一些子虚乌有的事说得有鼻子有眼,言之凿凿。

  经济利益折射功利心态

  无怪乎有学者慨叹,名人故里之争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轻薄,争到西门庆头上,说明整个社会都流氓化了。而在这种唯利是图、唯钱万能的文化心态之下,张季鸾虽是文韬武略声望显赫,于今时却缺乏吸引眼球的卖点,受到冷落也算是意料中事。

  中国人文总是在追溯意象中的故园,鸟恋旧林,鱼思故渊,狗认八百里,猫记三千途,老马识归道,狐死必首丘。那些遗迹中的一草一卉,一鸟一虫,一坟一松,一寺一庙,莫不应该成为人人都能识别的标志。

  不过,撰写此文记者心态十分矛盾。我们既寄望当地能对张季鸾墓从速抢救保护,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但又深恐某些功利主义者一经提醒恍然大悟,争相去挖掘这一文坛巨擘的“经济价值”。倘若如此,那么,对于先人的滋扰,不亚于现今在那里嗷嗷疯叫的猪群。(郑曼玲)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