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发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7日04: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发力
今年5月10日晚,九艺节在广州体育馆开幕。

  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 数年厚积薄发今朝再谋新跨越

  昨日,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召开,专题研究建设文化强省,并将讨论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省委全会专门讨论文化工作,规格之高,历史少见。

  7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把他的第三次网友代表座谈会主题定为“我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而在此之前,他已就同一主题,亲自主持召开了文化企业座谈会、文艺界知名人士座谈会和文化体制改革座谈会。

  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强省”这一主题的破题之急、用心之切,可见一斑。

  7年前,中央确定广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启动了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序幕。但是广东人并未满足于此,去年8月,汪洋正式发出“动员令”,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在未来5到10年内大力建成“文化强省”。

  号角吹响,广东默默发力,踏上“文化强省”的破题之路。讲求务实的广东人,在面对自身这一发展新命题时,显然也更习惯用事实来说话——一系列在文化界的先行实践,已可初见推行从“大”到“强”战略全面加速的决心和智慧;而接下来如何解决推行中发现的难题,把广东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的角色转移到文化发展中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本报记者邱瑞贤 通讯员谢天闻、刁定宏

  图/本报记者王燕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作为时代精神,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文化代表。这样的文化就是广东的文化味,这个味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到北京感受长城故宫,到广东感受什么?到广东就来感受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吧!”在与网友座谈时,汪洋说。这番话不仅道出了广东文化的积淀所在,也被看做未来广东实现文化强省的“行动指南”。

  我们对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起步的观察,先从广州文化界解放思想的最新实践说起。

  “文化广交会”惊艳亮相

  今年5月落幕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广东一举夺得11个“文华奖”,占全国获奖剧目的1/6。这是岭南文艺面向外界的一个惊艳亮相,然而作为首次承办方的广州,也用一种全新的演绎方法,借此展示了岭南文化内核中的精髓所在。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让中国文化界津津乐道的是一个被命名为“演交会”的尝试。在该次艺术节上,广州的“演交会”是中国艺术节自创办以来首次设立的项目——让演出像商品一样展出,让创作者和投资者面对面地交流。

  曾以诞生“广交会”闻名全国的广州,这次把艺术节也开成了“文化广交会”——这种让舞台艺术直接对接市场的演交会,被称作一次“成功的尝试,有益的探索”。

  据统计,作为“九艺节”最具创意和亮点的“演交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6天举办时间,签约演出场次1540场,参加的506家艺术机构共达成签约项目66个,累计交易金额1.77亿元。其中有18个演出项目借助演交会这个平台走出国门,将在世界各地演出652场。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说,近年来广州市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力度,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效。而其中,为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而创办的“演交会”更是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充分肯定。

  “我们尝试借助九艺节这样一个国家性的平台,通过‘演出超市’等形式,使大家能够自由的互相选择、组合,进入市场。” “九艺节”广州筹委会主任、广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说,以广州市为例,在推动艺术院团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文化主管部门、艺术院团和广大演艺机构都深刻感受到迫切需要一个专业的演艺交易平台。

  “很多人都问过我们,当初广州怎么会想出把艺术与市场对接这么好的点子。我想是因为广东、广州有这样的土壤优势。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里有成熟的市场意识和对外交流意识。”作为“演交会”的总监,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徐咏虹说,“走出一条市场化的路子,走出一条机制改革、机制创新的路子,这是时代给我们的要求。和以往相比,我们打破了过去‘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得奖是根本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局面。我认为,九艺节让我们迈出了让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第一步。”

  打破体制壁垒率先破冰

  对于怎样建设文化强省,汪洋曾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树立文化经营品牌,是广东文化强省发展的不竭动力。他提出要对现行文化体制“大动手术”,系统性、全面性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文化体制改革,摒弃故步自封文化发展思维模式,打破顺应常规的文化发展模式,理顺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新矛盾的关系。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广东在走向建设“文化强省”的道路上,以“放权、让利、搞活”为核心,加快国有经营性资产剥离,推进文化经营单位政企分开,激发了文化产业活力。其中,广州以文艺院团改革为代表的文化体制改革更是引人注目。

  广州对文化体制大刀阔斧的改革,自2008年4月全面开始深化。如今,市属7家文艺院团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艺术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文艺院团改革发展之路。这场改革力度相当大,市属文艺院团全部转为企业,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形成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合力。”张广宁说,为了利于平稳过渡,制度的设计全部细化。“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妥善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建立杂技风险保障金制度,有效消除干部职工的思想顾虑;实行文艺院团与剧场、旅游演出‘三捆绑’,组织有实力的市属媒体与文艺院团实行‘一对一’帮扶等。”

  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上个周末,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排练室里仍然是一片热火朝天景象。董事长张远明感叹,改制仅1年,省木偶艺术剧院就创作了4部新剧目,演出订单接踵而至,票房收入持续攀高。去年,剧院演出收入比上年增长30%,演员平均月收入提高了2000多元。在今年5月的演交会上,剧院与德国一家公司签下了欧洲巡演100场的协议。

  广州的文化体制改革实践只是全省的一个缩影。在过去一年里,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一口气将原来下辖的13家企事业单位划给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全省近百家文化事业单位也相继完成“剥离”、“改制”工作。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根据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党委领导下的管委会负责制、实行采编经营两分开的体制改革。

  从经济大省到文化大省

  当然,在一系列实践中,低调务实的广东人也并非没有吃过亏。“动漫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播出后市场反应火爆,但广东收益不大,这对我们刺激很大!”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赖斌坦言,“这促使我们下决心,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设立了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投资基金。”

  目前,广东950家动漫企业,年产值过百亿元,约占全国的1/4。如今,大步迈向“文化强省”的广东,已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省级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群等43个,初步形成较为完整、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产业体系。

  自去年8月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口号以来,广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迅速步入了快车道——2009年广东文化产业逆势飘红,实现增加值2149亿元,连续第七年名列全国榜首,第六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过千亿大关,创历史新纪录;今年九艺节一举夺得11个“文华奖”;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纷纷落成。

  从“经济大省”到“文化大省”,这是广东的第一个华丽转身。

  到2009年7月,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继提出建设文化大省之后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省。

  这一年里,广东文化界迅速喜报频传——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广东省有6部作品获优秀作品奖,是广东省获中宣部“五个一”优秀作品奖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粤产电视剧《潜伏》和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全国走红,标志着广味影视作品的新起点和新辉煌。

  从“大”到“强”到底有多远?

  在省委全会召开前夕,广东省委省政府以空前强大的力度召开了一系列专家、网民座谈会。大家的共识是,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一字之差,内涵丰富。这表明,广东将既注重文化发展数量和规模,更注重文化发展的结构和质量;既注重文化生产能力,更注重文化创新能力,既强调发展速度,更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注重实力的增强,更注重科学体制机制的构建。

  有了一个明确方向,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7月2日,在“我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网民代表座谈会上,汪洋回答网友提问时坦承,目前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还存在“四个不相适应”:一是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程度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文化战略意识与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软实力、竞争力迅速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下一步广东将如何精准诠释自己提出的这个命题,让我们翘首以待。

  数字看文化

  截至2009年底,全省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33个,文化馆145个,博物馆15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594个。广东流动图书馆在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了67个分馆,配送图书70多万册。迄今为止,流动图书馆接待读者超千万人次,借阅图书达2000万册次。

  到2009年,全省文化共享工程信息服务面基本覆盖全省。建成省级分中心及“广东数字文化网”1个,市级支中心21个,县级支中心41个,远程终端19343个,

  广州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并取得了优异成绩:《风雪夜归人》荣获“文华大奖”,《骑楼晚风》、《蝶》、《刑场上的婚礼》、《八层半》等四部作品荣获“文华大奖特别奖”,《还官记》等四部作品获“文华优秀剧目奖”,这是广东省参与历届“文华奖”评比以来获奖最多的一届,在全国名列前茅。

  近两年,广东增添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2008年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广东在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空白;同时作为世界水下考古领域开先河之举的“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作也顺利完成。

  2009年,投资8.842亿元建设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落成开馆。在此之前,耗资近14亿元的广州大剧院崭新落成。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连续六届成功举办,第六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088.56亿,创历史新高,其中广东签约项目34个,成交金额约155亿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