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盐碱地种出丰产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7日04:12  大众网-大众日报

  □记者 王亚楠 通讯员 隋洁安静 报道

  本报东营讯 “盐碱地里难丰收”,然而这句老话在东营滨海农场的盐碱地棉田里却被打破了,正在地里整枝的农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他在省农科院棉花中心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下种植棉花的第三个年头,今年也一定会是他的第三个丰收年。

  让滨海盐碱地变废为宝,连年取得棉花丰产的技术正是自2008年就成为农业部主推技术的“滨海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体系”,目前已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增加直接经济效益 30多亿元。该技术日前在济南通过了专家论证。

  在我国沿海地区,盐碱地集中连片、治理难度大、利用率低一直严重制约着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盐碱地也是宝贵的土地资源,改良和利用盐碱地对缓解我国耕地数量减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有着深远意义。棉花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被认为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先锋作物,中国业已成为世界上盐碱地植棉规模最大的国家,但盐碱地棉花成苗难、肥水利用率低、棉花早衰或贪青晚熟、投入大效益差等突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栽培生理课题组的科研人员,针对当前滨海盐碱地棉花生产中存在缺苗断垄、肥料利用率低、重度盐碱地棉花早衰和轻度盐碱地棉花晚熟以及管理繁琐、用工多、投入大等突出问题,在系统研究滨海盐碱地水盐运移规律、棉花生育特性和养分利用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滨海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体系”。

  据项目负责人、 研究员董合忠介绍,该体系的核心是通过创新农艺措施,形成棉花根区盐分差异分布,使部分根系处在少盐或低盐的环境,促进棉花出苗和成苗;摸清盐碱地盐分和养分特征,制定不同盐碱程度、不同产量水平的分类平衡施肥方案,提高施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采用肥水和调节剂等协调棉花库源关系和根冠关系,实现正常成熟和优质;集成轻简管理技术,充分发挥棉株体自身的调节和补偿能力,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植棉。

  论证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核心技术理论依据充足、创新性突出、可操作性强,配套技术安全、对路、可靠,不仅具有显著的增产节本增效作用,而且也保证了我国棉花的可持续生产。这一技术特别适合山东、河北、江苏、天津等地的滨海盐碱地推广使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