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各国出台政策留住精英 避免人才外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7日16:41  环球时报

  留住精英,穷国富国都在想招

  ●本报驻外记者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高懿洁 ●本报记者谢戎彬 ●王燕 金丰

  “要想让美国经济恢复活力,最便宜的一招就是———向印度、中国以及韩国精英发放200万签证。”《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最近向在经济上焦头烂额的美国政府提出了这一建议。在这个越来越“平”的地球上,各国精英也频繁地在世界上“流转”:对俄罗斯人来说,伦敦成了他们眼中的“第二个莫斯科”;印度人是美国的第三大移民群体,《时代》周刊称在美国的印裔百万富翁就有20万;在中国,“一线城市有房产的人就能移民美国”的说法引起人们议论纷纷。在发达国家,外流的热潮同样存在。伦敦的调查称1/10的英国人已经移居海外生活,德国近60%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有意在海外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这种热潮,有人忧心可能导致财富外流,也有人感慨人才流失,究竟如何让精英“把心留下”,成了许多国家挠头的事。

  伦敦成俄精英“第二个莫斯科”

  在购买伦敦高档住宅的外国购买者中,俄罗斯人所占比例连年位居第一。在许多俄罗斯精英阶层眼中,这个离莫斯科只需要3小时航程的城市已成为“第二个莫斯科”。很多俄罗斯人都在伦敦安家置业。当然,除了英国这个首选地,以色列、德国、意大利等也是俄罗斯新移民倾心的对象。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法兰克福大约有25万俄罗斯人。根据俄官方数据,近年移民海外的人数有所减少,但俄媒体称,这其中忽略了一大部分“悄无声息”移居他乡的人。他们往往有两个家,保留着俄罗斯国籍,取得移民国的永久居留权,往返于“老家”和“新家”之间。

  众多外国精英纷纷拥入英国享受着英伦生活方式,一些英国人却决心离开自己的故土。伦敦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所”早前的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里,1/10的英国人已经移居海外。目前至少有550万英国出生的公民住在海外。据报道,尽管目前澳大利亚和西班牙这类较发达国家仍是英国人移居海外的首选,但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移居经济正在崛起的亚洲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西萨康•达拉贾说,英国正处在全球人口移动的交叉路口。她说,有2/3英国人移居海外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有1/3则属于已经富裕的精英阶层。出生于英国、现年71岁的盖恩斯•库珀,很早就由于创办专门生产酒吧用电子点唱机的企业而成为亿万富翁,但后来他却和妻子、儿子移民到塞舌尔群岛,并且放弃英国国籍。

  近来,在BP漏油事件中表现强硬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印度裔州长博比•金达尔风头直追奥巴马,也使印度移民群体越来越受关注。21世纪头10年,全美印度裔人口增加了106%,总数达200万人。印度裔移民主要来自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城市精英阶层。这种起点高、技术高、学历高的特点使得大部分印度裔移民到了美国之后如鱼得水,容易晋身为当地“成功人士”。据统计,美国的印裔移民中高薪阶层的比例高达62%,仅在硅谷工作的印裔年总收入就有600亿美元。最近在印度出现了一股投资移民热。据印度媒体报道,在旁遮普邦有100多名印度人卖掉了他们的房子和地,去美加赚钱。

  在祖国实现理想还是去“理想国家”生活

  这些精英的外流,引起了各国内部复杂的争论。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系教授罗曼年科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像阿布拉莫维奇这样的人宁可去英国买下一个足球俱乐部,如果这些人把这些钱投到俄罗斯的青少年体育事业中,会让俄体育事业发生多大变化?”俄《新闻报》曾发表评论说:“不谈移民,即使这些人更倾向于在发达舒适的外国购买别墅或住房———这对一个平稳的社会来说很正常,但对一个尚未确定自身命运的社会来说却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该报分析称,因为如此一来,这个社会相对文化程度高的一部分人不是去努力使祖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而是选择投奔一个已经实现这些理想的国度。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精英阶层外移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德国,根据联邦统计局5月28日公布的数字,2009年,有72.1万外国人移居德国,同时也有73.4万德国人移居海外。在瑞士,来自德国商界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界的名人数不胜数,比如德国奶业巨头西奥•米勒、德国“车王”舒马赫和网球名将贝克尔。德国电视2台曾在报道中指责这些外流精英是“税务难民”,文章称,在瑞士有25万德国移民。这些人外流主要原因是瑞士增值税是7.6%,而德国高达19%。据报道,德国精英在瑞士银行总存款约2000亿欧元。德国政府不久前以几百万欧元购买了黑客从瑞士银行非法拷贝的客户名单,其中有1500名涉嫌偷税漏税的德国客户,一次就追回4亿欧元逃税。除了精英外流引起财富流失外,更令德国担忧的是人才外流问题。德国联邦教育部部长沙万近日对《莱茵邮报》表示,德国几年后将不得不依赖从海外引进专业人才。因此,德国国内近来承认双重国籍的呼声再起,希望通过放宽限制,留住本国人才和吸引海外精英。1

  上一页12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系曾经对精英外流现象做过调查,发现57%的精英移民是经济上的原因,还有19%的人是为了“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诸如孩子的教育或气候更为适宜的地方等。事实上,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一些人移往他国,与其说是“流失”不如说是“流转”。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样的流进或流出都很普遍。许多人即使移往他国,但他的事业和人际联系仍会保留在祖国。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家发展和崛起之初的资金和人才大都来源于海外的侨民。

  印度移民成“智慧银行存款”

  印度较大规模地向欧美国家移民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持续至今。不过印度政府一直采取鼓励移民的政策,“坦然”面对人才流失。美国印度裔学者安迦利在她的新书《印度裔移民在美国:精英流失还是获益》中认为,经济与资本运转全球化使得技术型劳动力不再只循单向流动,而是多元流向(在不同国家社会之间往复流动)。一位印度专家曾对《环球时报》记者半开玩笑地说,这些精英外流现在不再被视为资源流失,而只是暂时在外国“智慧银行里的存款”,印度还会拿回利息。在印度,许多精英移民在外闯荡多年后,不仅带回了资金、先进的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经营管理现代企业的各种经验,这些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印度软件公司目前所承揽的大部分国际合同都是由海外印裔人牵线引进的。在旧金山的“印度河企业家”组织有1000多名会员,其中有一半是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友。前不久印度大幅削减高校预算,这些校友为了资助母校,将许多产品的专利权带回印度开发。印度精英在硅谷及其他领域的突出成就,使印裔美国人的正面形象时常上镜。这些事实渐渐平复了印度国内对于人才外流的不满,并开始视这类移民为一股潜在的积极力量。印度一些专家学者称,印度的未来将有赖于海外的印度裔移民。

  为了吸引精英阶层,俄罗斯近年采取一些措施试图把钱和人都留在国内。目前,俄政府正着手打造自己的“硅谷”,并宣布入驻这里的企业和精英人士将享受“史无前例”的税收优惠。而实际上,俄罗斯13%的个人所得税已经属于世界最低之列,并且这里不实行累进税制。而英国汇丰银行在去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俄罗斯是高技术移民收入最高的国家。对于俄精英的流出,俄媒体和专家认为,俄政府应该做更大努力来吸引这些精英。俄《新消息报》称:“一些小有成就的人经常选择移民,他们认为,在西方的欧式社会中有比我们更为公平的‘游戏规则’。”俄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列昂季•贝佐夫举例说:“在德国,多数情况下解决一个并不复杂的‘书面’问题只需要6分钟。因此在政府办事处都见不到什么人,不需要排队……交通警察不会伸手管你要贿赂,也没人给他们。”贝佐夫表示,如今的俄罗斯人已经不需要像在苏联时期那样担心出国后可能“一去不复返”。

  “应让这些人既在祖国赚钱,也把钱花在这儿”

  近来,在北京等地媒体上,“50万美金=美国房产+全家绿卡”的广告不胫而走。而某出国中介人士一句“居住在二环以内的北京人都具备了移民美国的条件”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许多人担心,移往国外的人往往都是耗费了本地社会数十年的资源才培育出的精英,如此轻易地流失海外,中国怎么办?

  许多流往海外的华人观点与国内不同。在旧金山,《环球时报》记者认识了13年前就移民到美国的高先生。目前在一家科技公司做营销的高先生,出国以前曾在北京某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在北京有房有车,也算是中产阶层了。在美国经过十几年折腾,高先生现在的年薪也有10万美元,但他并不满意。他说自己当初在国内的同事,有的已经是司局长了,薪水按绝对值虽然比不上在美国的他,但生活水平不比他低,而且社会地位高。更让高先生感到困扰的是,他周围的许多华人朋友纷纷回国发展,许多人已经在国内独立支撑起一片自己的事业。

  实际上,现在移往欧美的中国人中,大多数是拿着绿卡,但事业仍在中国。“在国外,生意有5%的利润已经很让人欣慰,可在中国,15%的利润也是非常普通的。”许多曾经投资移民国外的中国商人都对记者说过这样的话。一名回国发展的网络精英称,“回到中国,你会觉得整个人生都‘剽悍’起来了。那是30年走完人家100年路的速度。”旧金山的高先生对当年卖掉房产更是痛心,因为北京的房产13年来不知翻了多少倍,而他在美国的房子“没跌已算不错了”。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教授尼尔森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全球化背景促使劳动力市场,特别是精英人才市场国际化,这样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他说,究竟应怎样对待精英外流,是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总体而言,各国社会以公平和创造安定环境为目标,以留住精英阶层并吸取国外的人才,同时配套一些诸如资产外流管控等措施,防止真的出现“肥水流向外人田”。

  在莫斯科,经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的俄罗斯独立制片人谢尔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精英们频频外流感到不解:“干嘛要去外国生活呢?我在这儿才有事可做。当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国家还是应该想想办法,让这些人既在祖国赚钱,也把钱花在这儿。”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