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菲菲生气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8日06:07  新闻晨报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 王崇

  主持人:王 崇

  关心儿童,关心家长。

  儿童中心是这样一个地方:为人父母者,可以聚集于此,分担困惑、疲惫和无助,分享对孩子和我们自己的重新认识。

  菲菲生气了。她的姐姐抢了她的玩具,她的妈妈认为,是该姐姐玩了。妈妈这样说,菲菲就更生气了。她大叫,扔东西,咆叫。咆叫的时候,嘴里喷出了生气的火焰。

  菲菲离开了家,一个人跑到外面发脾气。

  菲菲是一本书里的人物,但在生活里,孩子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孩子是否有生气的空间?孩子如何处理他们的情绪?成人如何对待孩子的情绪?

  这是大学问。

  本期挑选介绍一些儿童书,主题是:儿童的情绪。

  愤怒的真相

  □李坤珊(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幼教博士)

  “小时候,每当我气极了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点,是座一触即发的火山。那种想要爆发、即将爆发、又怕爆发的状态,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作者莫莉·卞在回忆自己童年经验时这么说。基于这样的回忆,她创作出《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直指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难学习的一课:如何控制及处理情绪。

  “愤怒”从发生到结束,正如菲菲所经历的,是一段变幻转折的复杂情绪历程。而且最爱的人,也常常是让自己最生气的人。在幼儿探索自己的时期里,这种真实的、多重的情绪变化常常令他们困惑与恐惧。

  《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以直接的态度,分解出情绪的来源及结果:“如何引起的?有什么反应?怎么办?”本书中引发菲菲生气的事件是幼儿最常经历的对于玩具的争夺,透过画面儿童很容易引发对于切身经历的联想。成人能以客观的角度,对儿童所困惑恐惧的多重情绪,有着亲身经验的直观理解。

  孩子从书中目睹其他孩子的情绪调节过程,同时也像对照镜子一样地看见了自己的,并且明白愤怒的感觉最终会消失,所有情绪变化的过程都是自然正常的,这给了孩子安全感以及勇敢面对情绪变化的鼓励。成人则同样从图画书中引发想象,同样可以了解孩子的愤怒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发展过程。

  谁也无法控制冲突和愤怒不再发生,还好,我们可以了解它,可以学着调节、处理它。

  王崇推荐理由:对于孩子,看这本书,可以帮助他了解情绪,进而有机会释放久不被人理解的情绪。在生活中,看到有成人可以理解儿童的情绪,我会很欣喜。因为,这样的成年人实在不多啊。对于成人,看了这本书,大概也是可以解放自己的。同时,透过菲菲,有机会了解儿童的情绪发展过程。如果不能帮助孩子,至少可以给孩子发脾气的空间。

  “显微镜”下的真相

  □柯倩华(儿童图画书书评家)

  这本书以令人叹为观止的罕见手法,为小孩儿描绘难以捉摸和言喻的情绪——“生气”,也深刻地说明这种普遍的情绪经验对小孩儿的影响。

  本书并不以成人式的反应为主轴来表现应如何约束和改变小孩儿的生气行为:“小孩儿怎么可以生那么大的气?”“小孩儿有什么气好生?”“不生气才是乖小孩儿!”而是带着大小读者一起用“显微镜”把“生气”这件事看个仔细,弄清楚它到底怎么回事。这种坦诚面对、探索情绪的态度,也是一种健康的呈现方式。

  我们看见亚瑟的怒气中,其实掺杂着许多别的情绪:寂寞、害怕、伤心、失落、彷徨.就像现实中的小孩儿,被包围在复杂的情绪中,常常自己也无法说清楚。横眉竖目的外表下,原来有看不见的脆弱和受伤。

  从情绪发展的观点而言,小孩儿需要先认识情绪,才能学习调节情绪。这本书或许能帮助小孩儿不被自己的“气”吹倒、淹没或变得四分五裂;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一些常担忧或认为小孩会“喜欢”生气的大人,多了解一点关于“小孩儿”和“情绪”的真相。

  王崇推荐理由:我的孩子2岁多的时候,我念这本书给他听。那是在他情绪平静的时候。那几天,他一有空,就让我念这本书给他,他迷上了亚瑟。书里的亚瑟生气起来,那可真是厉害,亚瑟的气把地球都毁了。当然,我并不了解我的孩子从书中读到了什么。过了几天,他发脾气了。他玩玩具不顺利。他一个人坐在那里,对着椅子说:“我要把它砸掉。我要把别人的东西都砸掉。 ”这些话不是他创造出来的,亚瑟就是这么说的。我走过去,对他说:“我知道你玩玩具不顺利,很生气。真生气啊。所以,你很想把家具砸掉,是吗? ”他听我这样说,点了点头。过了一会,他对我说:“我感觉好一些了。 ”他并没有砸任何东西。这就是我推荐的理由。

  如何看待儿童的担心

  我大概介绍一下书的内容:小莉对每一件事都好担心,大事情,小事情,和不大不小的事情。早上,小莉很担心,晚上,她也很担心,整天,她都很担心。小莉的爸妈每天都要她不担心,可是没用。这天,小莉终于要开始上学了,她会发生什么事呢……

  生活中经常有家长来询问,自己孩子太胆小了,怎么办。

  所以,我重点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只讲了一个侧面,就是小莉经常担心。至于小莉为什么会那么担心,作为绘本书,没有展现。不过,我倒也不好奇。因为,即使仅仅看小莉担心时,小莉身边的人如何对待,就可以了解了。

  小莉担心的时候,身边的爸爸、妈妈、奶奶、爷爷是如何处理的呢?(见图3)

  他们总是叫她不要担心。这样的处理结果会如何?“可是没用”。

  一定是没用的。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接纳小莉担心的情绪。不被理解和接纳,孩子是无法克服担心和害怕的。

  有意思的是,当小莉上学后,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她们慢慢地玩在一起,渐渐地,小莉好像不再那么担心了。

  我猜,作者凯文·汉克斯一定是教育家,至少,他非常懂儿童心理。来看看,小莉和那个女孩第一次见面时,是如何相处的。(见图 1)

  看到了吗?她们不会像成人那样,问一堆的话,而是一个动作,她们就连接了。

  与儿童见面,在打招之前,请首先与儿童连接。这样的见面,才是遇见,而不是打扰。

  从不同的视角看这本童书,相信对大家有助益。

  ■联系我们:

  邮件:ertong_zhongxin@126.com

  地址:汉口路300号18楼星期日新闻晨报“儿童中心”版

  邮编:200001

  短信:15921511594(只收短信,报纸回复)

  总第五十一期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