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郑大圣,很难免俗不问:你是黄佐临的外孙、黄蜀芹的儿子,你的电影之路受过家庭怎样的影响?
他听了,往沙发背上一靠,手掌在光光的脑袋上来回摩挲,若有所思。过一会儿,才“唉”了一声,坐直身体,很认真地答:“我还真不知道。”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我不怀疑这个答案的真诚度。18岁之前,他从没想过做电影,也没得到过家人哪怕是一点点的暗示;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实在是出于一个高三学生想快点摆脱高考的侥幸心理。事实上家庭背景也并没有为他的电影之路开辟捷径,他从一个不知蒙太奇为何物的学生起步,拍先锋电影,拍电视电影,游离在大众之外,以自己的方式在胶片上留下光的指纹。
但也许在不经意间,那种影响已经存在。小学二年级开始,他跟着爸爸去片场看人拍电影,好些场景至今记忆犹新:拍彩色版《渡江侦察记》时,看演员扮成解放军,趴在草丛里扔手榴弹,一扔大半天;看拍《难忘的战斗》,心心念念想要演员身上那把驳壳枪……他连比带划地说,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各种象声词,让人感觉那个好奇的孩子还始终住在他心里。然后,是拿着上影厂给父母的招待券去看电影,《七武士》、《八又二分之一》……电影,对他而言,是青梅竹马的一个玩伴,一不留神成了爱侣。
上戏毕业,他在上影做了一年场记,之后去芝加哥艺术学院学先锋电影。那是他电影生涯的青春期,感兴趣的是电影还能怎么玩,无拘无束地享受。
此后的日子,随缘。他常把“机缘”这个词挂在嘴上——他明白,电影是多种因素周旋融通的结果,需要智慧,也需要平常心,强求不得。要说家庭影响,这大概算得上一个。回望他10年来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心里某个念想和外界某个机会的狭路相逢:他大大的脑袋里常常有各种“空想”冒出来,兴奋了,就记下来,看机缘合适,就去做。学成回国,因为没有机会,他很长时间没有拍电影,差点转行去做电脑游戏。直到2000年,他拿到电视电影剧本《阿桃》,讲两个女孩在“文革”后期结下的友谊,本子曾经在12个导演手中兜兜转转,终究没人想拍。他接下来,把它看作是自己随父母在干校生活的童年的投影,“那是我刚有记忆的时候,印象始终强烈,一直等待着梳理、倾吐和释放”。片子在当年得了上海电视节的评委会大奖,10年后的今天,在豆瓣网上仍被评为“国内最好的一部电视电影”。
《廉吏于成龙》是他的第一部大银幕电影,圆的是他拍戏曲片的梦。领导知道他爱戏曲,也懂,立项之后候选名单上第一个就是他。他考虑了整整一星期,答应下来,不是因为知道该怎么拍,而是因为太想尝试。历史一向是他的最爱,“我对古代的人和事好奇,去还原一个时空已经不存在的情景,很吸引我。我喜欢这样的场景——长山大水中一个穿着袍子的人在行走,喜欢描摹穿袍子的人的举止进退。”戏曲片更有一重美学的挑战吸引着他:“以前这个片种最兴旺的时候,各家老牌电影厂总请最显赫的导演和总工级别的摄影、美术、录音和剪辑搭班来拍戏曲大师,就是因为太难了。没想到现在我还能有机会拍戏曲片,这个片种都沉寂20多年了。”
执导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片《和谐中国》,更是机缘巧合。他记得很清楚,去年9月11日下午,他经过领导办公室时被叫住:“干吗去?有事吗?”他没心没肺地答:“没事啊!回家呢!”领导一只手电话还没放下,另一只手对着他猛招:“快快快,来聊一下!”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帮忙做提案,没想到一个月后提案完成,当上了总导演。4个月创意,4个月拍摄,他觉得自己最大的责任,在于分寸感的拿捏:要展现一种自信下的坦然和平和,展现中国人在自己土地上正常地建设、正常地享受、正常地进步。这是他从求学芝加哥开始就萦绕心头的对中国文化的感怀,也是他从那时起就养成的习惯:有意无意总把自己的影像放到更宽阔的背景下观察和比较。他觉得,《和谐中国》这部片子,是我们“要给世人看一个怎样的中国”。
“拍什么样的电影,真的和机缘有关。”他感慨,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它们会慢慢地长成自己独有的样子。哪怕每一次开拍之前都觉得拍不了,但一旦开机,一切就会顺着某条秘密的路径走,他要做的,“只是去拍,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看着一部片子自己长出来”。
本报记者邵岭
上榜理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主题片《和谐中国》总导演,执导的戏曲片《廉吏于成龙》获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和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问答郑大圣
问:过去十年最高兴的事?
答:能够拍成想拍的片子、排有意思的戏,能够一直在做我自以为有必要、有价值的事。
问:未来十年最想做什么?
答:继续拍片,或是排戏。要抽出更多时间阅读,纯粹是为读书而读书,信马由缰全凭兴趣的那种。这已经是个奢侈的事了,每次为做片子或做演出,只顾得上先做针对性的功课。要像以前放暑假时胡乱翻书的那种读法才好。
问:最想得到的支持是什么?
答:投资多少不是问题,最想得到的支持是:别管我怎么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