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造·服务·共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8日10:10  深圳特区报

  

创造·服务·共享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王俊

  7月17日晚,深圳大剧院,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登台开讲,为深圳市民公开赏析黄梅戏,并现场表演经典选段,令到场的戏迷们如痴如醉。这是该剧院创立的公益文化活动“戏聚星期六”活动的一幕。

  今日下午,深圳音乐厅将举行“两岸少年管乐交响音乐会”。至此,该音乐会所属的“美丽星期天”公益文化品牌已经举办了120多场免费音乐会。近9万人次观众分文不费,便在这座高雅音乐殿堂里得到了美妙的音乐享受。

  这个周末,深圳人还可以选择进入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在“零门槛”的市民文化大讲堂上听到规划师王富海、老新闻工作者陈禹山讲述的深圳经济特区30年风云史。

  这只是深圳文化风景的一组普通“剪影”。在深圳,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在闲暇时光为自己的精神渴求找到一个适宜的出口。无论是常住本地的市民,还是客居在这座都市的外来建设者,他们的文化权利都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载体。

  在这座城市,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展示出亲民的姿态,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主人。一个个指向基层、立足于市民百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举措,让人们“尝”到了城市文化发展的果实,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在文化提高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在这座城市“诗意地栖居”。

  从被动享有到主动创造

  让文化离群众近些、再近些,让文化生活的色彩丰富些、再丰富些,让文化的创造力更加汹涌澎湃!这是深圳文化的热烈诉求。

  “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正如这句深圳作家安子的名言,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着每一位市民的创造性,不仅吸引他们欣赏和享受文化艺术,而且激发人们的主动性,鼓励文化创作主体的多元化,让这座城市迸发出更具活力的文化新意。

  在深圳连续三届举行的“我和深圳”网络原创文学拉力赛中,宽松的环境、创新的理念,令许多不走文学“寻常路”的年轻作者脱颖而出,谯楼、宋唯唯等文学新锐凭借对深圳火热生活的精彩记录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表达,受到了海内外文坛的关注。

  从被动享有到主动创造,深圳人在这个鼓励创新的文化体系中追求着自己的价值。今年63岁的张英依然拥有曼妙优雅的芭蕾舞姿和出众的气质,她跟随深圳市群众艺术馆的舞蹈老师梁景岩免费学芭蕾,不到半年,就已经能登台表演了。她说:“登上舞台跳芭蕾,是我年轻时的梦想,感谢深圳,让我圆了梦想。”

  张英只是深圳市群艺馆免费艺术培训的一个普通受益者。该馆在全国率先推出公益性艺术培训,对所有深圳市民免费开放。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门类应有尽有,至今共开设了160多个班次,6000多名业余爱好者在这里重新发掘出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成为深圳群众文化的生力军。

  在罗湖区百仕达花园,活跃着一支老年皮影艺术团。为了扶持和鼓励他们的创作,市、区文化部门专门拨出资金,给予大力支持,令他们的创作和演出热情空前高涨,越演越有滋味。在深圳,这样的民间文艺团体有近200个。在政府的鼓励、支持和指导下,许多深圳人从文化的被动旁观者变成了文化的主动参与者,在参与中得到极大的享受和精神满足。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政府不忘挖掘民间资源,不但请老百姓进剧场看戏,同时还请老百姓上台演戏。鹏城金秋艺术节就是市民展示个人才艺的舞台。许多市民中的艺术能手对这个艺术节情有独钟,憋足了劲儿就准备到艺术节上去露一手。公共文化的福祉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城市的气场。

  在文化服务中担当主人

  每15万人拥有1座公共图书馆、每1.5万人拥有1个社区图书室、每年提供给市民和劳务工的免费电影不低于1000场……这是记者在去年7月出台的《深圳市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中看到的深圳文化可见图景。

  为了让市民享有的公共文化产品更丰富、服务质量更高,主办者们煞费心思、多管齐下,为文化品牌不断注入新生命、新内涵。既坚持政府主导,又引入社会力量;既注重文化服务的科学性、适销性,又体现公益文化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功能作用,引导市民的文化追求从单纯的娱乐型向智能型、创意型转变。

  创建于2000年的“深圳读书月”可谓是一部深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浓缩简史。深圳读书月秉承营造书香社会、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宗旨,着力于提升市民素质,建设学习型城市。十年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1000余项,参与读者近1000万人次。多次参与读书月策划活动的文化学者胡野秋说:“以读书月为代表的诸多文化实践,更重要的是构建一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同时,也在呼唤市民的想像力。”

  在深圳中心区一座极富现代感的知识殿堂——深圳图书馆新馆内,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读者来这里不用带证件,不用带钱包,因为馆内一般服务全部是免费的,而且同样不设门槛。“这里是我们深圳人求知解惑、亲近书本的精神家园。”市民匡艾在图书馆的留言簿上留下了这样的真情话语。

  暑假期间,刚刚高考完的吕景明没有出游,家住彩田村的他准备在家中好好读几本书。他走到楼下,在一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上轻点几下屏幕,自己想要的小说《追风少年》便“吐”了出来。从前年7月开始,如此“智能”的自助借书机陆续在深圳各大居民小区安装,今年将达300台,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图书借阅服务。

  同样是暑假期间,市民吴爽一家安排更为丰富。她带孩子去了深圳美术馆看画展,这里全年免费开放。深圳市属公共文化场馆实行免费开放已近三年,近500万人次走进这些场馆,接受了艺术的熏陶。吴爽说:“有了这些低门槛的精神享受,感觉全家的生活质素和幸福指数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深圳,城市的气质不仅体现在高楼林立、绿草红花上,更多是写在每一位市民的脸上。文化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公民权利。一项项文化福祉,犹如缕缕清泉,灌溉着城市的精神家园,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在文化共享中舒展灵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与市民、外来建设者的零距离接触。这种亲民姿态令文化的魅力更加深入人心,市民的精神需求得以畅快释放。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是基础。目前,深圳已建有群艺馆和文化馆站62个,公共图书馆室609个,各级各类文化广场381个,各类博物馆25个。这组亮眼的数据,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而在“文化软件”建设上,文博会、读书月、创意十二月、市民文化大讲堂……多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以满足市民文化权利、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出发点,栽下一棵棵品牌之树,撑起了一片片文化绿荫。

  在数不胜数的品牌公益文化活动中,名家讲座因高屋建瓴的品位、谦和可亲的姿态,高质量、低门槛的特色,赢得了最大多数市民的喜爱。7月4日,《香港商报》副社长兼总编辑陈锡添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回顾了当年他写作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经过。这是大讲堂推出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整个会场座无虚席。

  在第一排,有一位头发全白的老先生听得津津有味。这位老先生名叫刘虹雨。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市民文化大讲堂的资深粉丝。自该讲堂2005年开坛设讲以来,几乎每一个周末,他都会“雷打不动”地赴约。

  大讲堂的这股春风吹来了公益文化讲座的遍地花开。如今,听讲座已然成为深圳人的生活习惯。而公益讲座也从最初宽泛的社科普及衍生出若干的细分系列。比如,深圳大剧院的“戏聚星期六”就是专注于中国传统戏剧、戏曲的知识普及讲座。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的“四方沙龙”则着眼于高端艺术话题。晶报的“名家演讲周”则侧重历史人文和当下的热点话题。

  一出出精品大戏走进基层、走进民众,一项项文化活动丰盈了许许多多深圳市民的生活,舒展了他们的灵魂。深圳不断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基,在这块建经济特区前只有一家戏院、一间书店的土地上,培植起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文化绿荫。

  音乐 下午茶

  7月17日,“音乐下午茶”——深职院学生管乐团专场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金树大厅举行。“音乐下午茶”是在音乐厅举办的小型公益性音乐艺术活动,于每周六下午15∶00-16∶00举行,市民免费参与。 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