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流动社区”磨合20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9日02:47  新京报

  ■ 综述

  雍王府村100来户的村子已“膨胀”了3倍———1000多流动人口,聚集在私自搭盖的平房屋里。

  7月14日是该村搬迁奖励期限的最后一天。十来座房屋已拆成砖垛。竹编的垃圾筐冒了尖,没人清理。

  废墟上的“推销”

  “有房出租”的白粉笔字已被雨水泡得模糊。新贴上墙的,是邻近的北辛安村的租房告示。房产中介也不失时机地进村,工作人员站在缺少排水系统的泥泞中,向村民推销租售房,60平米的二手楼房,大约100万元。

  今年4月起,雍王府村正式启动了拆迁。其所在的边府社区和老古城前街、衙门口南社区,均被列为今年北京市城市化改造的重点“挂账村”。

  有名的“倒挂村”

  在雍王府村扎根了七八代人的王振山回忆,京西最早的“外来人口”可以追溯至解放之初。

  首钢几名外地工人,成为这里最早的租客。到1955年前,村里约摸五六户外地人,租间房5块钱。

  他记得,那时村里靠种地,还有人养骆驼驮煤。每年进入8月,养骆驼的人家就跑到张家口外放骆驼避暑。秋收之后,他们骑着骆驼到密云、怀柔运果子,驮到城里卖。村里好多媳妇儿,就是从密云、怀柔骑在骆驼背上“带”回来的。

  1993年起,外来人口随着改革开放,浪潮一样涌入这个只有五六个姓氏的小山村。进入新世纪,外地人数量已超过村里。据边府居委会书记王新村回忆,她2003年任职时,这里已成了全市有名的“倒挂村”。

  在雍王府村开办流动人口幼儿园的公益人士马小朵总结,村里不少河南人从事建筑行业,河北人多是做小买卖的,山东和四川人更“偏爱”上班打工。

  这种“扎堆”是由于老乡之间互相介绍、仿效。河南人程乾欣和妻子王春莲一直干收废品生意,王春莲的姐姐家也跟了过来。她家兄弟姐妹5个,目前全在京收废品。“回家就是种地,攒不来钱。”

  20年的“磨合”

  对村里的外来人口,王振山和妻子郝玉花坦言“一开始挺不习惯”。他们说,外地人来了之后不注意环境卫生,垃圾扔得到处都是。最初一段时间,他们和本村人很少交流,本村人见了他们也不说话。

  夫妻俩有时会回忆村落膨胀前的静谧。王振山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一座40多平米的井台,井旁一棵参天古树,夏夜里村民们聚在井台上,会说书的讲三侠五义和封神演义,夜深了就露宿。他还记得下雨时,山泉声就飘荡在村子里。

  虽然那些老年月最终被一拨拨“外来者”冲破,但近20年的“磨合”中,外地人和本村人渐渐熟悉。郝玉花觉得,外地人勤劳、热情,他们给村子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比如他们会在村子周边卖菜,形成了菜市场;比如他们上门收废品、垃圾;比如一些人在这里安家十几年,生儿育女,已经成为村里的成员……

  去年8月,苹果园街道对所辖四个社区的流动人口,试点新居民互助服务站的管理模式,雍王府村也在其中。服务站由街道流管人员、房东和房客组成,制定规约鼓励租房者对不良行为进行自治管理,为租房者免费代办暂住证,帮新居民张罗孩子免费入学,为新居民发放爱心服务卡,新居民可持卡到医院免费挂号就医。

  打工者的“新流向”

  新居民互助模式,一度使社区治安良好,秩序井然。

  但让王新村郁闷的是,如今该村被开发改造,建成别墅区,开始拆迁,许多外地人已搬走,这个管理办法也无法开展下去了。

  返乡,是雍王府村如今很多外地人反复提到的词汇。装修工魏应远认为,大规模拆迁可能会带来打工者的“返乡潮”。

  不过,马小朵认为“打工者肯定不会消失”。她表示,她所接触的打工者中,多数希望延续原有的打工生活,不愿因拆迁被迫回到老家。

  马小朵说,打工者为了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寻找相对便宜的地方居住,就只能到更加偏远的地方定居。“这样,在北京的外地打工人员会越来越边缘化,更贫穷。”她认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