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渴望在一个地方踏实下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9日02:47  新京报

  ■ 故事

  1993年来北京,程乾欣没离开过雍王府村。他和42岁的妻子王春莲,是这个100来户“城中村”资格最老的外地人。

  人物:程乾欣(46岁)、王春莲(42岁) 籍贯:河南信阳 职业:收废品

  程乾欣不知道哪一件废品,将为他17年来、在这个村庄里的拾废生活画上句号;而哪一件,则可能会成为他来京打工生涯的终点。

  1993年来北京,程乾欣没离开过雍王府村。他和42岁的妻子王春莲,是这个100来户“城中村”资格最老的外地人。

  夫妇俩的老家在河南信阳关山县,原先在山西打工。儿子出生半年时,程乾欣决定跟着在北京卖菜的妹妹、妹夫来京打拼。他们带着儿子来到北京,将3岁的女儿留在老家。

  讲信用赢生意

  “新到一个地方,活不好干。”王春莲记得,她在北京打的头一份工是“穿糖葫芦”,20天挣了200块钱。丈夫程乾欣头一回收废品,收来的一大袋子铁皮里掺了不少假,结果200块钱一下子全赔光了。

  当年两口子只花了60元,便在村里租到一间十多平米的堂屋。没想到刚安顿下来,房东要娶媳妇,只得再择他处。

  辗转两次后,1998年他们租到了一间10平米的小屋,两张床一搭,加上柜子、桌子,屋中央的小空间刚能伸开腿脚。无论外边太阳多晃眼,屋里总是黄昏般的光线。这间小屋里,夫妻俩一住12年。

  久了,渐渐摸到收废品的门道。他们和村里很多人互留了电话。有生意时,村里人会打电话叫他们。“呆熟了,就知道谁家有东西。”

  “他们价格公道,讲信用。”王振山、郝玉花说,不少村民家里有废品都攒着,不卖给其他人,就等着他们两口子来收。

  老家盖起新房

  靠着在村里收废品,夫妻俩1996年在老家盖起了新房,二层的小楼,3万多元。

  儿女的教育是他们忧心的一个问题。儿子在村里的打工子弟学校———太和小学上了5年学后,发现和老家的教育进度不一样。“这边学的简单,回去考学压根跟不上。”小学毕业后,夫妻俩只得又将儿子送回老家。

  两个孩子中,时常被村里人念叨的,是每年暑假到村里住的女孩儿程燕———收废品的两口子,竟然培养出了大学生。

  今年,程燕刚考上大学,这个发育单薄的女孩,对于首都北京并没有向往。

  程燕眼里的北京,是一间闷热的散发淡淡霉味的小屋,和爸爸妈妈挤在一起。屋里屋外几乎一样潮湿。村里下场雨便淤泥满地,鞋子经常被泡坏。爸妈每天很早便起床干活,走村串巷拉来几车废品。“以后我不愿意来北京。”程燕说。

  废品生意红火

  今年4月,程乾欣和王春莲在村里看到了拆迁告示。面对拆迁,夫妻俩忧喜参半。

  进入7月,搬迁的村民日益增多。由于回迁房大概需要2年半时间才能建成,需租房周转的不少村民都在丢弃家具。程乾欣算下来,每天可收到2吨废品,而平时只有几百斤。他的日收入也从不到100元,涨到数百元。

  许多村民用的木头柜子已破旧不堪了。“卖也卖不了几个钱。”程乾欣说,上门收废品时有老人拉着他,说我这家具用了几十年了,不舍得扔啊。

  废品生意太红火了,夫妻俩忙得顾不上找新房。不过,程乾欣明白———村里最后一件废品收完,他们所在的10平米小屋也将被夷平。“这都是一时的,等他们都走了,我们不也得走吗!”

  面临重新立业

  王春莲的姐姐已找好新房。模式口附近的平房,每月500多元。对于这个比目前房租高出1倍半的价格,王春莲想了想说“可以接受”。

  这些天,每每想到要搬走,王春莲就感到紧张、害怕。比起17年前,脸上已生出皱纹的她如今更渴望能在一个地方踏实下来。

  而程乾欣担心的则是更远的事情。城乡接合部不断拆迁,平房越来越少了。继续在北京,意味着不断搬来搬去。收废品这行当就图个熟悉,新到一个地方,生生分分的,活儿怎么干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