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德合作有了“双轮驱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9日04: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深论

  过去,中德关系更多依赖经贸这个“单轮驱动”维系。如今,最新设置的政府高层定期会晤这个“政治驱动力”,将为中德之间淡化分歧、深化合作“保驾护航”。

  7月15日至1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中德高官、中外媒体,都对默克尔的此次访华给予高度评价。在众多媒体看来,中德关系开始进入“蜜月期”;国家总理温家宝也指出,默克尔此次访华“具有历史意义”。笔者认为,默克尔此次访华的深远影响在于:中德强化合作从此有了经贸关系与政治基础的“双轮驱动”,而不再仅仅是经贸关系的“单轮驱动”。

  16日,中德发表联合公报,将中德关系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设置了总理年度会晤、高层定期会晤、提升战略对话级别的磋商机制,这也是中德建交38年来发表的第二份联合公报。

  要知道,只有在涉及重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或达成谅解时,我国才会与他国或地区采取“联合公报”的形式,其定义乃至意义都强于联合声明与新闻公报。譬如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就是中美关系史上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此次中德公布联合公报表明,中德已经走出了政见分歧影响经贸合作、相互指责影响政治会晤的历史阶段。中德两国之间“战略伙伴”的政治新定位,为中德关系发展夯实了基础,勾勒了蓝图。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德关系更多依赖经贸这个“单轮驱动”维系。一旦在政治领域出现“风吹草动”,中德经贸合作往往受到波及,“左右摇摆”的幅度显得很大。如今,最新设置的政府高层定期会晤这个“政治驱动力”,将在相当大程度上为中德之间淡化分歧、处理摩擦、深化合作“保驾护航”。

  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德两国的“经济驱动”经受了严峻考验。中德两国都是生产大国、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中德作为全球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2009年两国贸易占了中欧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近两年的金融风暴,非但没有让中德经贸合作疏远,反而更拉近了两国距离。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中德经贸合作为引导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做出了榜样,成为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合作的典范,这就促使了默克尔对中国的态度“默默转变”。

  从全球视野来看,“经贸驱动”之下的中德关系迎来了新的合作机遇。中国经济转型,迫切需要德国的技术;而欧洲债务危机,德国也迫切需要中国的市场,两者经贸合作的基础变得更务实。在很多媒体看来,默克尔的这次访华“主攻经贸”,是为争夺生意并增加其国内就业而来。从这次两国签署40亿美元的经贸大单来看,未来两国的经贸合作依然是合作的支柱与主轴。

  可以说,中德两国日趋成熟的政治交往、日益夯实的经贸合作的“双轮驱动”,必将带动环保、文化、人员等更多领域的深入合作,把中德关系平稳推入一个“能够纠偏、随时纠偏、主动纠偏”的新阶段。

  (毛玉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