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西兰华人农场收购案:透视华人世界变迁三部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9日10:5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新西兰《联合报》报道,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中国和新西兰两国密集的高层互访,为推动两国的经贸关系达到一个新高度创造契机。在对中国的贸易布局上,新西兰政府显然受到2008年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双边贸易水平大幅提高的鼓舞。总理约翰•基在访问中国后,对新西兰媒体表示,他有信心在5年内,将新西兰对华的年出口额,从目前的40亿纽币的水平,翻三番达到120亿元。基于这种考虑,新西兰贸易部长正在为促进国内主要出口部门—如教育、海产、肉类、木材和乳制品——按照中国市场的特点调整步伐。然而在经济的另一个层面——投资层面,因为中国资本希望购买新西兰农场而引发的争议,不但让新西兰国内的“排外主义”沉渣泛起,也凸显出本届政府在应对外国人投资方面,缺乏明晰的政策和从容的心态。此间的媒体及政论人士正在向约翰•基政府施压,要求以一个长远心态重新修改2005外国人投资法,并要求在对华经贸政策方面,迅速调整出适合目前情况的中长期政策。

   华人收购案陷当地政府于两难

  这件涉及华人资本的收购案在新西兰当地已经逐渐从一宗普通的外国人收购案转变成政治层面一个烫手山芋——此前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欲收购新西兰最大的私人农场——破产了的Crafar家族农场的16个奶场,此事正等待新西兰外国投资管理局(简称OIO)的审批,目前第一步审批已经通过——然而国内反对的声音甚嚣尘上,排外主义的声音沉渣泛起,一些极端的声音甚至置新西兰大片土地及主要商业银行都归外国人所有的事实于不顾,强调“只要不把土地卖给中国人,其它的都无所谓”。

  排外主义的声音甚至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投资人,一家刚刚获得OIO批准,在南岛Malborough Sounds地区以780万纽币购买了27公顷农场的美国投资人,在被新西兰毛利党议员Hone Harawira的点名指责的情况下,这位美国投资人不得不做出补救姿态——在当地报纸Malborough Express上,声明自己“将加入新西兰永久居民”。

  在来自政界的压力下,约翰•基政府已无法再和此事“保持距离”,为平息政治风险,总理约翰•基不得不做出“不希望外国人大量购买新西兰土地”的表态。然而,正如新西兰先驱报资深政治评论员John Armstrong指出的那样,在表态之后,约翰•基政府将面临一道非常难解的题目,解开它需要高超的平衡技巧。

  目前在新西兰的外国投资份额中,澳大利亚以46%遥遥领先,第二是美国,在新投资总额为115亿新币。而英国是购买新西兰农用土地最多的国家,在过去的5年里共购买了38970公顷农场,从未产生任何争议。(对比本次华人收购案的土地总量为6000多公顷)

  政策调整将围绕适应“自由贸易时代”

  在新西兰国内经济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有的比例要比一般发达国家更高。

  根据2008年时的数据,当时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2%,对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比例为25%。

  上世纪末国家党政府掌权的最后一个任期内,曾经有一波出售国有资产的高潮,一度推升外国直接投资占GDP比例达到60%,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爱尔兰和比利时。1999年工党政府上台后逐步加强国有资本的筹集和控制,外资比例有所下降。

  从传统上,新西兰人“紧贴英国”“怀抱欧洲”的世界观,也反映在外商投资上。然而,随着亚太地区经济在此轮经济衰退中的优秀表现,亚太地区的贸易格局已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变化。

  根据新西兰国内收入局(IRD)对国内200家非银行类外商投资机构做的调查,发现外资企业的税后利润率(26%)比新西兰本地企业(12%)高出一倍以上。

  IRD认为这个现象是因为,外资企业在其投资方向上,往往占据市场上的首要控制地位,使其能够一方面抬高商品销售价格,一方面压低供货商的供货价格,增加利润率。

  这些接近垄断的外资企业,占据了包括石油、电力、电信、超市连锁和银行在内的经济命脉。如新西兰的银行业主要为澳大利亚的四大银行占据,新西兰本地银行Kiwibank直到2003年才啼声初试。

  新西兰财政部认为这些外资企业给新西兰带来了新技术和大量工作机会。但有证据显示,外资企业非常舒适地统治着行业的市场,使得本地小企业要想出头和他们竞争难上加难。

  华人的投资案连带出媒体挖出了政府很多的“不是”来,最近的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没有拿出一套长远的政策,在时代的变迁面前反应滞后。

   劳工——人才——资本三部曲

  而从新西兰华人的角度来说,百多年来从劳工输出,到人才输出,再到资本输出的演变,未尝不可以看成一个华人世界变迁的三部曲。

  百多年前,华人劳工就已经来到新西兰,作为劳工在这里淘金或在果园卖苦力,他们在当时法律的框架下甚至被当成贱民看待。1881年新西兰政府开始对华人征收人头税,1896年增加到一百英镑。在1953年新西兰政府外交部备忘录曾清楚写道:“我们的移民政策坚守一个原则:这是欧洲人开辟的国家,现在如此,将来也要如此。……我们已努力鼓励欧洲移民,我们尽可能全力阻止亚洲移民。”

  一百年以后,这种露骨的政治宣扬当然无法再拿出来示人,新西兰总理也曾为人头税向华人道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以及技术人才,也逐渐加入到这个南太平洋岛国的建设中,成为第二阶段——人才输出中的主力,时光也流入了21世纪。

  现在,新西兰秉承英国式民主宣布这块土地是多元文化众生平等,但民间政治生活中,异族势力的提升还是会引起当地舆论的警惕。当三部曲的最后一曲——资本输出开始在世界各地上演的时候,“烟消云不散”的,仍然是将中国人看成“异族”的观点。本案所展现出的波澜诡谲的一面,也许可以和世界各地的正在发生的中资投资故事一起,看成是一个大国资本输出中的一个插曲。(张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