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重在长远

  编者按

  时下我市上下正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按照部署,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一定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成绩,要立足于长远。立足于长远,就要在长远机制上下工夫,管理部门如此,市民也一样。如何才是长远,如何才能够立足长远,立足长远的方式、途径是什么?为此,我们约请部分作者发表各自的见解,刊登出来,算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文明教育不能弱化

  闻涛

  让广大市民自觉远离不文明现象,应当说,这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最理想状态。而要让广大市民“自觉”,笔者以为,除通过规制的力量使之“习惯成自然”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引导。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忍不住“丢一点”、“吐一点”,也正是因为我们的文明教育没能持之以恒,文明引导有所弱化。

  比如家庭教育。确实,在当今社会,孩子就是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乎每个家长的心愿,因此,从小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对孩子个人素质的培养——对人要有礼貌,垃圾不能乱扔,饭前要洗手,等等。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课业负担的增加,作为家长,我们的“工作重心”是不是又自觉不自觉地向着学习倾斜,而忽视、弱化了文明教育呢?

  比如学校教育。尽管素质教育我们已经喊了很多年,作为学校、作为老师,其实也希望广大学生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高考等“指挥棒”的驱使下,我们的大部分精力是不是也主要放在了学生对知识的汲取上?学生时期是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文明教育被忽视、被弱化,加之成人世界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反向示范作用,在他们心里又怎能不形成一些错误的想法——“丢一点”、“吐一点”无所谓?

  比如社会教育。对于走入社会的成年人,我们的文明教育、引导又是否真的到位了呢?对于文明的教育与引导,我们又有没有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事的错误想法?要知道,“文明是航行而非港湾,是运动而非状态。”或许,我们昨天还习以为常的行为,今天就已经走向了文明的反面。例如垃圾露天堆肥,这在过去农村是积极的行为,但当我们成为新市民后,就多少有些不太合适了。而要让我们的文明素养与城市文明保持同步,就离不开文明的继续再教育。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有机组成的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或者弱化,对于我们城市整体文明水准的进步与提升,都是极为不利的。文明教育持之以恒,文明水准才能不断提升。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我们的文明教育也需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要有“管闲事”的勇气

  白石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除陋习、树新风,毫无疑问,需要有关部门的认真执法与引导,从而让个别不文明者不敢或者不再乱扔、乱吐、乱丢。但实事求是地讲,以有限的城市管理执法力量,要想达到整座城市不文明现象的完全杜绝,似乎也有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意味。

  但是,如果我们人人都是“城管队员”呢?也即,如果我们每一个市民都勇敢地站出来,对个别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说“不”呢?这固然在一些人眼里是“管闲事”,但我以为,这却是维护和保持我们干净、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在北京、在上海等,正是因为有着一群群活跃在大街小巷的大爷、大妈,制止不文明行为、“管闲事”,才有了它们更加整洁于其他城市的环境。

  其实,“管闲事”、制止不文明行为,不仅是在为我们整个城市的文明水准做“加法”。一个又一个不文明行为被文明的举动所取代,日积月累,加起来就是城市文明水准的大提升。而且,这也有利于对我们城市的不文明现象做“减法”。对乱扔、乱吐等行为保持沉默,就是对不文明现象的纵容。这样,将很容易给人以暗示:在这里,不文明行为是可以被容忍、被接受的,从而引发更多的不文明现象,形成恶性循环。而“管闲事”、制止不文明行为,则正是打破这种可能产生的恶性循环的必要措施。

  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就是人们对文明行为的普遍认同和对不文明行为的一致鄙视。这既包括个别不文明者自身要有这样的是非判断,也需要周围的人有这样的共同认识。否则,如果行为人或者周围的人不以某行为为耻,那么,即使再怎么“管闲事”,那也是没有效果的,甚至有反被“嘘”的可能。

  这也需要一种勇气。对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我们不能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对不文明行为的“不爽”,请大声地说出来。要知道,纵容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就是对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的破坏……

  总之,干净、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言,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再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高潮,这固然需要每一个市民都自觉地文明起来,不乱扔、不乱吐、不乱丢。但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个市民都能勇敢地站出来,“管点闲事”——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整座城市文明水准的提升!

  敬畏规则才会井然有序

  江南

  说到东西方个人文明差异的原因时,一些人认为,外国人那么懂文明,是因为他们有敬畏,不少人是基督徒,有信仰就有敬畏。中国人没有敬畏,所以无所顾忌。这样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在契约思想深入人心的西方,更多人敬畏的是规则,而不是神。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却漠视规则。

  有个很典型的故事。1764年的一个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却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特殊位置,他在经历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作出了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此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了馆外。一场大火使这本书成了稀世珍本。这位学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了褒奖,然后执行校规将他开除。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作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国人对规则往往没有尊重的习惯。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中国人的表现可以说是最差的。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还是车站、机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排队或者插队不但不觉得羞耻,反而是“能干”、“机灵”的体现。前几天在电视里看到交警当场抓住随手扔垃圾的司机,进行现场处罚时,那位漂亮的女司机居然还是一脸的灿烂!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无论在地铁还是公交车上,大家都是按照次序上下,井然、和谐、安详。有人为了考验德国人的守规则,分别在两个电话亭上贴了“男”、“女”标志,结果是德国人果然按照电话亭上的标志男女各就各位,就算一边排着长队,另一边的电话亭空着,也没有人会打破这一规则……高贵与粗鄙,在规则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

  任何一种精彩的规则,无不体现“公平地制约”。违反规则者能够受到相应的制裁——此为公平;掌握权力者无法公为私用——此亦为公平,只有这样的规则才能真正担负起赋予它的使命。

  一个现代的城市一定是井然有序的城市,只有人人敬畏规则,这个城市才会更加文明,更加井然有序。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建立城市主人翁精神

  刘铮

  通俗点说,所谓主人翁精神,就是一种荣誉感和责任心。我们要继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就须得每个市民都把这座城市当成自己的家,对这座城市建立一种主人翁精神。

  主人翁精神是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概念。简单,在于其含义的浅显易懂;深刻,在于其必须深植内心。主人翁精神一旦建立,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从国家层面而言,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把自己视为国家的主人,才会对这个国家有一种使命般的责任感;从企业层面而言,员工对企业具有“主人翁般的责任感”已成为大多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头条。比如日本松下集团的理念就是,“松下,不是一个人的松下,是全体松下员工的松下”,以此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树立起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从而造就了松下、也造就了日本企业的神话。从城市层面而言,如果每个市民将自己生活的城市当作自己的家一般来建设,来维护,那么,“家”的舒适与美好就将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公共汽车上,一位乘客将手中的烟头悄悄踩在脚下,却被一直密切关注他的售票员觑了个正着。只见售票员霎时满脸气得通红,大声嚷了起来:“窗子开那么大你不扔,车里这么干净你要扔,你抬个手就这么费事?”一番指责理直气壮,但这“理”端的好歪。对自己工作的十米车厢,这位售票员很有责任感,但可惜她把这种责任感只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却把自己生活于斯、工作于斯的城市空间摒除在外。可怕的是,如此荒诞的逻辑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那种“家里脱鞋,屋外堆垃圾”的现象与此不正是异曲同工?可见,一些不文明现象之所以除而不尽,死而又生,正是源于市民主人翁精神的缺乏。

  责任是高级生物存在于社会的身份的本能义务,作为一个合格的市民,责任心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美德。一座城市的建设有缺陷,可以完善;一个城市的管理有漏洞,可以弥补;但如果一座城市的市民缺乏主人翁精神,势必难于主动承担对于城市的责任与义务,又何谈“市兴我荣,市难我忧”?当然,成都人对成都的热爱,给许多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大地震时成都人那种“万众一心,城在我在”的精神,更是可歌可泣。然而,责任感的体现,不应只在危机之时。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成都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移民之城。不论是新市民,还是老市民,不论是原住民,还是新移民,只要生活在这座城市,只要“来了就不愿离开”这座城市,就理应对成都的美好有着一份责任的担当。

  追求有品位的“安逸”

  文今

  “成都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是一个已经深入人心的判断。随着这个判断被广为流传的,还有一个成都“本土”词汇——“安逸”。

  “安逸”,是成都人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最简洁也最贴切的一种形容,然而,作为成都人,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安逸”的内涵界定清楚。成都的“安逸”,不仅在于便利、舒适,更在于是在一种良好的公共秩序中享受便利、舒适;成都的“安逸”,不仅在于丰富的细节,更在于细节中发散的品位、魅力与亲和力;成都的“安逸”,不仅在于悠闲,更在于诗意的栖居。

  所以,成都之所以让人“不愿离开”,是因其服务的周到而带来的人们身体的舒适,是因其氛围的平和而带来的人们心境的放松。请注意,是“放松”,而不是“放纵”。 然而,我们对这样一种场景不会陌生:身边的一些朋友,从外省市或国外公干回来后,便会如“大赦”一般,忙不迭掏出手机广发“英雄帖”,于是大家邀邀约约,三五成群,茶馆里一坐,二郎腿一翘,盖碗茶一摆。喉咙清一清,香烟发一圈,然后感慨油然而生:哎,走这么多地方,还是成都最“安逸”。这句感慨,不吝对成都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赞美,然而,如果这个“安逸”仅只是喉咙清了张口一吐,烟抽完了随地一丢,那这个“安逸”的层次未免太低了。如果成都的“安逸”不过是让人们可以多一些对自我的放纵,大家都习惯成自然地乱扔、乱吐,那么,成都这所谓 “天府之国”,不过也就一“尘俗之地”罢了。这样的“安逸”,有何骄傲可言?

  成都未来发展的目标是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与此一脉相承、相得益彰的,是成都作为休闲城市的发展。休闲,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高级形态,城市进入休闲时代不仅事关我国经济的转型,也促进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今年4月,中国首套休闲城市评价标准体系在成都诞生,这套体系包括环境休闲力、基础休闲力、核心休闲力三大内容,而在环境休闲力和核心休闲力两项中,市民素质都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一座城市的休闲形态,需要其市民素质做支撑。所以,我们追求的“安逸”应该是现代的,是具有世界普适意义的,即带有一种人们普遍向往的含义。放眼望世界,欧洲的田园城市伦敦,其市民的绅士风度已是天下闻名;而亚洲的田园城市新加坡,其对市容的严格管理想必大家也不陌生。

  因此,“安逸”之于成都,应该是一种和谐优雅的气质和风尚,润物于无声,传递着一座城市高度文明的生活态度。

  不文明现象是社会转型障碍

  九木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经过治理,全市随地吐痰、行人违章、汽车闯红灯、车辆乱停乱放、在公共场合抽烟、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成效有目共睹。但是,茶余饭后,还是有不少人对政府大张旗鼓的治理有看法,有人认为,从“创卫”到创建文明城市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再到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十余年来,我们下了不少工夫,短期效果好,长期效果差。如果持续下这么大力气治理,不免“大动干戈”、或者“事倍功半”。这样的观点虽然是少数,可是也有一定代表性,有必要给予澄清。

  其实,任何一个城市并不希望在这些方面投入过多的人、财、物,但客观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管理也要求随之提高。经济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追求“体面”的天性便会更充分地展现出来。虽然经济发达水平与文明素质的高低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但是良好的经济基础有利于文明行为的养成是大家的共识。中国有句老话,“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这个意思。

  问题是,中国社会处在剧烈的变化中,转型是最大的特征。经济形态的转变必然导致是非、价值、道德等意识形态随之转变。而重构这些内容,不是像经济转型那么简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和平年代,包括道德在内的上层建筑变革往往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革,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共同现象。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内,不少市民常常缺少社会责任感,同时社会约束力也显得很单薄。加上,目前社会对公德的认同度不高、缺少统一有效的评价体系(比如吐痰被罚后的耻辱感不强等)。因此,法的尊严在从众、侥幸心理下往往受到亵渎。在香港,随地吐痰最高可能被罚5000元港币;新加坡,同样的行为则可能被鞭刑“伺候”。成都人对这些“严管重罚”的城市颇能理解,但一旦自己被管被罚便觉得不可思议。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再加上各种文化交融碰撞,给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就肩负着引导约束城市中成员的行为的任务,重塑与转型社会相适应的公共道德就是重要的内容。而且,重塑之后还要尽可能多地获得公众的认同,以形成约束力。道德的约束力看似温和,实则巨大,因为它几乎无处不在。以乱扔、乱吐等为最典型代表的不文明现象,有时候,它很可能甚至成为一种“破窗效应”式的障碍,所以必须花力气剔除。

  简而言之,在“肚皮”饱了之后,要讲究的是“脸皮”。尊崇生命、尊崇体面是人的一种天性,而这种体面包括形象、修养、情调、身份,这种尊崇的过程实质上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城市管理的所有措施,就是让这样的行为早点到来,早点内化为个人习惯。从这个角度去解读我们当下对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你就会发现意义重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