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经济保持回暖向上态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0日07:09  深圳特区报

  

深圳经济保持回暖向上态势
昨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玉浦率队视察深圳北站枢纽建设情况。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业周 摄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范京蓉刘键)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就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形势及出口和生产形势召开两场座谈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上半年深圳整体经济形势保持回暖向上的态势,GDP预计增长11.6%;经济结构处于良性转变之中,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增长领先;但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市也存在社会投资乏力等问题。

  会上,市发改委、财政委、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交通委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分别就深圳上半年的经济运行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做了汇报,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及省市的专家学者积极为深圳建言献策。

  上半年GDP总量预计为4215亿元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深圳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据最新的统计数字,上半年GDP总量预计为4215亿元,增长11.6%,比一季度的11.1%有所回升,总体态势良好。

  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增速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与增速均已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但由此导致了电力供应形势趋紧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其中,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同比增长了12.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3个百分点。

  外贸形势加速复苏,进口、出口总额都已经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但是与全国相比复苏力度仍然相对偏弱。根据海关快报,1-5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171.6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4%,其中出口增长了19.5%,进口增长了37.3%。

  港口运输业加速向好,已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港口物流快速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待观察。1-5月份深圳港港口货物吞吐量8825.85万吨增长22.8%。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54.83万标箱增长28.2%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41和49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574亿元

  市财政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57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5.5%,财政支付完成552.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2.8%。

  从规模而言,深圳财政收入仍然排在上海、北京之后,保持全国第三名的地位;从收入结构上,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2%,说明税收结构继续保持良好、稳定状态。另一方面,深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多年徘徊在1000多个亿,其中政府投资占大头,社会投资乏力。

  新建商品住房平均价格降幅22.6%

  市科工贸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上半年深圳经济结构调整向良性发展。首先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幅高于工业总产值增幅,从前五月深圳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看 全市第一大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为713.06亿元增长14.1%,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上升为50.1%。

  其次是工业利润大幅度上升,上半年增长51.5%,比2008年危机爆发前相比增加了35%左右。第三,在外贸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上升,增速也超过加工贸易。第四,第三产业利用外资额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实际利用外资的大头。

  据市发改委提供的情况,国家和我市的房地产调控效果开始显现,1-5月份,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58.8%,二手房成交面积有所增长,新建的商品房价格也有所回落,5月份比4月份的价格又下降了6.8%。今年前6个月,我市新建商品住房平均价格从1月份的每平方米2.3万下降到6月份的1.79万,降幅达到了22.6%。

  【企业声音】

  经营情况表乐观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郑向鹏 杨丽萍)在昨天举行的座谈会上,比亚迪、万科、大族激光、迈瑞等9家企业向人大代表们汇报了上半年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对下半年的展望,大部分企业表示上半年业绩同比获得了较快增长,对下半年企业经营情况也表示乐观,而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税率、汇率等因素则是企业下半年获得较快增长必须面对的问题。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办经理周天鹏表示,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喜人,1-5月份汽车销量达到25万辆,同比增长了28%,由于下半年是汽车销售旺季,预计全年可以完成80万辆的目标,实现60%的增长。对下半年的形势,周天鹏则非常看好,认为随着国家和深圳市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落实,下半年比亚迪电动汽车的销量会明显增长,预计全年销售收入能达到550亿元人民币。

  “出乎意料地旺!订单情况创历史纪录,生产供不应求。”说起上半年的订单情况,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营运副总经理李清华显得很是兴奋:“今年以来,平均月订单量达400多台,虽然现在很多人看淡下半年的经济,我们开始也认为从三季度开始订单可能会减少,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好像还没有淡下来的迹象,5月份新签订合同420多台,6月份则达到600台左右。”李清华对下半年的形势信心十足,他预计今年全年比去年至少有30%的增长。

  面临问题也不少

  1 劳动力成本增加

  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曹岷:截至6月份,公司员工人数超过了7000人,从4月份起,员工薪酬水平提高20%,预计全年劳动力成本增加2500万元,另外公司拟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员工年活动,员工关爱行动等,这些措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招工困难的现状,但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了投标报价、市场竞争的难度。

  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林立民:下半年公司运营一个较大的隐忧就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加,今年2月份,我们企业主动调薪,员工工资上涨了10%。

  2 熟练工人难招

  大族激光代表:现在深圳的熟练工人很不好招,招过来的人都要经过培训,企业在人才培训方面需要花很大的工夫和成本,我们从3月份就开始招人,后来一直招不到,没办法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公司改变了策略,将员工先招进来培训后再上岗。

  3 员工流失率高

  日立环球存储产品(深圳)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赵越:目前公司员工流失率较高,达到6%-8%,感觉公司就像是一个培训学校,离职时公司有与辞职员工一对一的谈话,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加班太少,因为公司加班时间严格控制在36个小时之内;二是公司所在地,周边基本没有娱乐和学习的场所,员工说下班后不知道该去哪里,特别希望政府能够完善周边的文化配套设施。

  【热点扫描】

  万科建议按当地人均居住面积界定住房标准

  放宽对小户型房贷限制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范京蓉 刘键)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市场研究部经理欧晓冬在昨天的座谈会上表示,调控政策在抑制投资的同时,也伤及了一些自住需求。国家的政策是鼓励购买小户型的,但是目前的信贷政策导致了第一套房的指标非常珍贵,迫使部分人首次置业即考虑买大户型“一次到位”。万科建议放宽对小户型的房贷限制,按当地人均居住面积来界定住房的标准,而不是简单的一套房、两套房。

  市规划国土委副主任黄珽表示,近期国家和有关部门对市场形势和调控政策的表态表明,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他表示,近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房租纷纷上扬,特别是进入五六月份以后,租金涨幅比较明显,深圳近期房租租金普遍涨了5%-10%,关外靠近关内的地方涨幅比较大。市委党校教授林祥则表示,房租上涨的现象表明未来房地产存在上涨的压力。

  【部门举措】

  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杨丽萍 郑向鹏)在昨天的两场座谈会上,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有关情况。与平常不太一样的,他们不但要面对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人大代表、企业代表,还要面对来自中央和省市的专家。围绕各自分管和熟悉的领域,这些部门负责人对下一步的工作,都有明确的思路。

  市发改委:

  推进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建设

  对下半年我市的经济,通胀的预期需要考虑,但可能更需要考虑的还是增长方面的因素。要加强对宏观发展环境和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加强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预测。

  推动特区一体化发展,要牢牢抓住特区扩容的契机,把原来特区外的宝安、龙岗这样一些基础设施还有社会发展的水平、产业聚集基地的建设做好,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进程。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要启动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三要继续推进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建设。

  市场监督管理局:

  迁入企业以科技制造业为主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25833户,同比增长28.9%。尤其是今年5月份,登记量达到了5114户,是上半年企业登记量的最高值。私营企业增长势头尤为明显。私营企业占到企业总登记量的92%,这表明在经济回暖的过程中,社会资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高度集中在500万元以内,并呈增长趋势。在产业分布方面,第三产业新登记户数占到总户数的83.7%,而制造业新登记数仅占到总户数的13.9%,同比下降了21.1%。此外,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外迁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上半年我市共迁出企业41户,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户,其中19家注册资本1000万,10家是搞资本运营的企业。而上半年迁入的企业仅19户,以科技制造业为主。

  市科工贸信委:

  劳动力价格实际增长将超20% 下半年,劳动力价格增长是我市工业和出口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预计今年劳动力价格的实际增长幅度将超过20%,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快速上升,将导致我市部分议价能力较弱的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我们近期对此做了一个调研,发现从短期来看,大多数企业选择被动加薪,从中期来看,选择主动加薪的企业明显不多。同时,企业工资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普遍提高,六成企业选择主动消化员工工资上升因素,企业转嫁工资成本压力的能力明显不足。

  市财政委:

  全年3.8亿元优化外经贸发展

  下半年,我市财政将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方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财政补贴机制。同时,为了促进外经贸发展,将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展海外市场,对企业参展给予支持,同时建立中国越南经贸合作区。降低外贸的融资成本,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对外贸企业的担保费、信用保险给予资助。完善企业生态环境,帮助企业解决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2010年已经安排了外贸资金3.8亿元,用于优化上面的工作。

  市交通委:

  下半年将推动双港物流增长

  目前困难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交通基础建设方面,用地很难落实,征地拆迁难,道路设施投资、港口的投资、厂站的投资比较难,完成全年目标的压力比较大。第二个是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加上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控政策带来的压力,下半年港口、机场以及现代物流业的生产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下半年,我们会推动交通建设的提速,同时抓好服务,推动双港物流的增长。

  市规划国土委:

  下半年住房成交量和价格将继续调整

  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坚定不移,预示着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现有的政策将保持不变,全国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深化调整,因此,未来我市住房市场成交量和价格将继续调整,这对于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满足普通居民住房需求,促进住房市场向民生需求回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专家支招】

  深圳除了转型别无选择

  要在发展质量上争当领头羊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刘键 范京蓉)昨天上午,在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社科院以及省市有关单位的专家积极建言献策,不遗余力为深圳支招。其间,如何优化发展结构、实现产业转型、提升发展质量,成了专家们不约而同争相谈及的话题,讨论中不乏真知灼见。

  深圳定位应当是世界级产业创新中心

  深圳上半年GDP增速预计为11.6%,高于全省、全国。到底是发展速度重要,还是发展质量重要?应邀出席会议的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品安认为:“未来不是发展速度的问题,而是发展结构和质量怎样更好适合深圳发展的问题。”

  刘品安认为,注重发展质量,深圳要完成三个转型:一是从经济特区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型。不能再单独把自己作为一个特区来考虑,而是应该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功能转化;二是要改变工业增长方式,向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的服务型城市转型;三是要从以经济为主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城市转型。

  他认为,解决发展结构和质量问题,就涉及到深圳要建立什么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做珠三角产业一体化规划的时候,我们当时就提出一个观点:深圳产业定位应当是世界级的产业创新中心,而不应当追求各种产量。要突出发展高档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总之,深圳要在发展质量上争当领头羊,不必争当发展总量上的第一。优化发展结构,这才是我们最好的发展途径。”刘品安指出。

  深圳除了转型别无选择

  “改革开放30年,我认为前十几年我们吃的是体制红利;加入WTO之后,我们吃的是人口红利;接下来能吃的只能是创新的饭。深圳要加大创新,因为本身就是国家自主创新的示范市,这方面要加大力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宋立说。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林跃勤对此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三十而立,过去深圳依靠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大手笔的投资、廉价加工出口等创造了辉煌。未来30年的发展,如果说不能够通过转型和创新,很难重复昨日的辉煌。”

  “深圳如何继续过去的高成长、高繁荣,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发展的领头羊?我觉得除了转型别无选择,转型是全球任何经济体和城市发展的规律使然,世界上很多城市也是通过不断转型、升级来维持发展繁荣和强大动力。现在加快转型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其他城市都在加快转型,像上海就不再比拼GDP的增长率,而是在绿色GDP、低碳上走出了新的发展道路。体制、机制的创新,在切实保障科学发展转型的实效方面非常重要。我认为,深圳不能从过去改革开放的窗口变成胆小怕事的小孩,而是既要当好改革开放的窗口,又要成为转型的先锋!”林跃勤指出。

  经济结构调整应放第一,增长速度放在第二

  “我们现在第一目标往往是追求高增长,第二才是经济结构调整。当两个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该选择哪一个?这是非常矛盾的问题,不少地方和城市还是把GDP放在第一位。对深圳来讲,我觉得这两个问题的排列组合应该是:把经济结构调整放在第一,经济增长速度放在第二。”市委党校教授林祥说。

  林祥特别建议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战略:“我们能不能通过城市更新战略来弥补不足?这样,第一可以改善投资环境,第二可以增加住房供应,第三可以弥补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所以,深圳应该把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作为重要的环节来抓!”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