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淀模式:公平教育的新注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0日13:35  国际在线

  在过去3个月里,天天为女儿升学而烦恼的北京姜女士成了幸运者。7月8日清早,她的女儿甜甜在学校领到了“小升初派位录取书”,成为北京海淀区第一批小升初实行不分户籍统一电脑派位的受惠者。海淀区教育局的这项举措,意味着在该区一部分没有户口的“底层人士”能像当地的孩子那样接受较好的初中教育。(详见本报今日A13版)

  在一片叫好声下,有没有人想过,这初中教育仅仅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一环,连这种基础教育都每每让家长绞尽脑汁,跑中学、托关系、找熟人,哪里还有公平可言。正如有些网友所说:北京好一点的小学和中学非常有限,本地人也要拿钱铺路。

  都说中国的家长特别累,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为孩子的升学择校而四处奔波,忙忙碌碌。有的家长甚至专门请假,一心扑在孩子的升学上。研究政策、制定对策。在网上,分析招生政策、揣测某某中学喜欢哪种性格的孩子、面试时家长应当怎样表现的帖子俯拾皆是;在现实中,一些家长更是想方设法给孩子转户口。甚至顶着一路飙升的房价购置学区房,在某些房价高企的城市,读个名牌小学的代价往往是拿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元的金钱铺路。

  家长累,孩子更累。为了能够给孩子升学增加各种筹码,城市里的孩子要参加各种各样学费昂贵的培训班,小小年纪便奔波于各种考场之间,连原本面向成人的全国公共英语考试也快成了小学生的主场。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愈演愈烈。正如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晋堂所说:“中国的孩子们没有幸福的童年。他们被竞争、纪律和课程压得透不过气。奇怪的是,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就都松懈下来,因为重要的在于你师出何门。真正有意义的是毕业证上的印章,而非你能做什么。”

  “同在一片蓝天下”,接受公平教育成了成千上万孩子的共同心声。“海淀模式”即是这种公平教育的最新注解,而更一进步的、“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安徽“铜陵模式”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那里的孩子不必择校,他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进步。(黄莹)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