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冯小刚何必拿“辛德勒”说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0日17:34  东方早报

  陶短房

  冯小刚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尚未正式公映,争议就纷至沓来,不少批评者调侃冯小刚“发手绢”的小道传闻是“逼人掉泪”,更有人指出,《唐山大地震》炒作不断,植入式广告成片,有“靠伤痛赚钱”之嫌。冯小刚更宣称此片将豪取5亿元票房。

  对此冯小刚显得并不认账,他一方面否认“发手绢”,同时称看了片子不知道感动者“缺乏同情心”,另一方面对片内片外的商业化气息曲加回护,声称“辛德勒也是这么拍的”。

  耐人寻味的是,冯小刚拿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为自己辩解,认为这部片子票房过亿美元,商业化气息同样浓厚,说来说去,无非想说《唐山大地震》“靠伤痛赚钱”有理,非但不低俗,而且还是“与国际接轨”呢。

  事实究竟是如何的?

  其实“灾难片”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

  绝大多数渲染悲情、恐怖和世界末日的“灾难片”,尤其那些大制作、高票房的影片,往往是虚拟架空背景,如《2012》、《彗星撞地球》、《后天》等等,这些影片的确是“靠伤痛赚钱”,煽情、商业炒作、植入式广告,可谓一样也不会少。但这些灾难片不论是否有真实蓝本,毕竟都是以虚拟现实的面貌展现,人们或悲或喜,那也是为情节所感,替剧中人落泪,能否赚到眼泪乃至票房,那都是编导和制片人的本事。

  有一些“灾难片”虽然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但年代已经久远,像《特洛伊》、《芝加哥大火记》等,都是把距当时上百甚至上千年的人间惨剧还原,营造赚人热泪、票房的大手笔,这样做,对仍然健在的幸存者,和仍然清晰的痛苦记忆而言,都说不上冒犯和残酷,同样不会引发涉及社会道德层面的争议。

  至于将距今不远、许多幸存者依然健在、不少记忆尚自鲜活的人间灾难搬上银幕,就要慎之又慎了,如果添加过多商业成分,或者以不恰当的商业手法造眼泪、造票房,就会搅动社会对这场尚未远离的灾难的不堪回忆,带来许多情感的、社会的和伦理的问题,在西方社会,这样做也会引发许多争议的,而在讲究“先死为神”的东方世界则更加不妥了。

  严格地说,《辛德勒的名单》根本就不是如《唐山大地震》一样的“大片”,而是一部纪录片化的纪实影片,它所取得的票房其实只能说一般(同期全美票房第10,全球第7,投入产出比第6),靠得更多的是这一历史性话题对人心灵的震撼,片中的“煽情点”不多也不突出,植入式广告即便有也很难看出。事实上,国外类似真实、距今不远的背景和题材的灾难片,大多走的是这条偏凝重、偏小众、不计票房得失的道路,同样是泰坦尼克号沉没题材,1958年的《冰海沉船》走的是朴实的纪实风格,50年后的《泰坦尼克号》(严格地说这并不是一部“灾难片”)则偏文艺、偏煽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和拍摄年份与灾难发生的年代(1912年)比较远有关。

  人们对《唐山大地震》有这么多争议,并非反感其搞商业化,或眼红其可能获得的票房,更不是缺乏同情心,对唐山地震没有沉痛感。问题在于,冯小刚一方面强调这是灾难片,是严肃题材,是悲剧还原,另一方面又毫不遮掩地将距今不远的这场悲剧金钱化、商业化。说白了,这种做法无异于打着“人性”、“公益”的名义将观众赶进票房,以“不看就是缺乏同情心”的大幌子逼迫大家认账掏钱,是借悲剧、灾难的幌子,确保商业化影片的票房不失败。

  那些说“《辛德勒的名单》的成功,是靠斯皮尔伯格此前7部票房出众的媚俗片保底”者,其实回避了一个事实,即斯皮尔伯格此前的七部电影(《侏罗纪公园》、《ET》、《圣战奇兵》、《大白鲨》、《夺宝奇兵》、《圣殿奇兵》、《第三类接触》)都是在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且其艺术价值大多在票房价值之上。与之相比,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前拿出手的,大多数是小制作、高回报的贺岁片,是不折不扣的“票房出众的媚俗片”,如何看不到他“保底”一把,让《唐山大地震》远离一下商业炒作和煽情?

  社会和观众的确应永远记住唐山大地震,应该为这场人间悲剧流下人性之泪,但唐山大地震并不等于《唐山大地震》,冯小刚或其他什么人想依靠商业或非商业手段逼人下泪、迫人买单、买账,恐怕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作者系旅加学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