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白银棚户区:挥别的“乡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0日21:35  兰州晨报

  

白银棚户区:挥别的“乡愁”
白银市西区棚户区的一角

  “赶紧拆吧!我一点都不留恋。你看看这里,环境太恶劣了!”罗娟说着,把一桶洗菜的污水泼在房前不远的一个垃圾堆上。

  “棚户区是被城市化抛弃了的领土,它在吸收容纳外来人口和社会底层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工程之一,白银市棚户区的形成有其特殊之处,其整改经验也将为同类型城市提供样本。

  挥别

  一位曾在向阳村棚户区住了3年的外来务工者,得知向阳村即将被拆时,在贴吧里写下了这样伤感的文字:“那里的空气似乎永远飘散着饭菜的香味儿和呛人的煤烟,门外有小孩子奔跑嬉闹的笑声和哭泣声,人们操着各种方言交谈或喊叫,在每一扇窗子后面,每一盏昏黄的灯下,都有不同的生活继续着。我在这个小城里打工,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我的梦想在这里孕育滋长。搬走的邻居再也没有回来,那些热气腾腾的日子却留在心里。这里不是家乡,却有着另一种乡愁。”

  棚户区,真的要说再见了。

  2010年7月13日下午,白银市白银区向阳村棚户区改造工地外并不宽阔的马路上,运载水泥、钢材的重卡和吊车来往穿梭,卷起的尘土让临街打牌的老汉们捂了捂嘴。经常有人在工地门口的宣传板前驻足,距离年底竣工、拆迁户入住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了。

  “2010年是白银市‘棚户区改造攻坚年’,以白银公司建安机运队遗留的最大规模棚户区为代表的9个棚户区相继动工开建,总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白银市房管局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的孙跃忠说。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工程之一,白银市棚户区的形成有其特殊之处,其整改经验也将为同类型城市提供棚户区改造的解决样本。

  白银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建安机运队片区、红卫村片区、冶金路大型片区,规划建筑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规划安置户数总计10552套,其中廉租房756套、经济适用房9796套。3个片区改造实施计划为:2010年建安机运队片区竣工交付使用,红卫村片区完成基础施工;2011年红卫村片区竣工交付使用,冶金路大型片区完成基础施工;2012年冶金路大型片区竣工交付使用。

  白银是一座因铜矿而发展起来的典型资源型城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来到白银,创造了白银市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同时也在矿山边、铁路边等处留下了大量职工居住的简易平房。

  根据白银市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市这类的棚户区共占地742.65公顷,建筑面积249.15万平方米,涉及45766户25.15万人,分别占城镇总户数的24.03%和城镇总人口的41.58%。

  迷宫

  棚户区居民的身份已经发生了改变,由单一的企业职工发展到现在以周边来白银务工的农民工为主。

  这里好似繁华都市的隐处,一个残破外衣遮盖下的迷宫般躁动喧嚣的世界。

  在白银市刘家梁的一处棚户区,屋檐低矮相连,交错的电线剪碎天空,被切割成不规则碎片的阳光很难照进屋檐下黝黑褪色的木窗子里来。每个从棚户区阴冷潮湿的平房里探出的脑袋都是一脸的疑惑、戒备、警惕和冷漠。

  “在厨房里,能闻见对面人家厨房飘来的饭菜香味儿;躺在床上,能听见隔壁小两口儿拌嘴争吵;站在窗前,似乎只要轻轻探身,就可以碰到对面的人。”在棚户区的居民中,流传着这样的段子。

  脏乱,阴暗,逼仄,混乱,垃圾成山,落满密密麻麻一层苍蝇,人一走过就嗡地哄散开。黏稠的污水臭气刺鼻,汇成泥洼,被来往的车辆碾出深深的辙痕。三两户人家用一间红砖黄泥垒出的旱厕,粪便尿水四溢而出,蚊蝇乱舞。墙上用粉笔歪歪斜斜地写着“一次5毛”。这里是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个城市停靠的第一站,也是他们为数不多可以选择的居所之一。在城市的中心,繁华掩映的一处处“疮疤”上,原住民与外来租户间,共同维持着一个低廉的生活成本体系。

  “赶紧拆吧!我一点都不留恋。你看看这里,环境太恶劣了!”罗娟说着,把一桶洗菜的污水泼在房前不远的一个垃圾堆上。在汽车站附近开饭店的她平时很少回这个她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光的地方。现在,已经结婚并有个3岁男孩的罗娟只是每个周末来刘家梁的家里看看父母,给父母做一顿饭。

  “前段时间,我还跑到村委会投诉邻居租户把污水排到我家,还有外面的垃圾堆也没人清理,尤其现在是夏天,房子里有股怪味,蟑螂也多了。”罗娟说。

  从湖北孝感来白银做装修的刘宏伟在铁道北的红卫村租了一间平房,到现在已经住了整整4年。4年里,房租从70元涨到120元。“最近,出入必经的铁道涵洞上张贴着关于普查辖区住户个人情况的宣传单,看来这里也快拆了。”刘宏伟说,“这里拆了,还能去哪儿住呢?”

  同样,在涵洞的告示栏里张贴出租平房的广告越来越少了,很多房子甚至不租了。在刚进入红卫村村口的一家小卖部,57岁的徐彦凤百无聊赖地坐在店门口。对于拆迁,徐的心情复杂,她一边招呼孙子不要跑到铁道上去,一边说:“不拆还能开个店赚点钱,拆了能住楼房,就没钱赚了。”

  像徐彦凤这样的红卫村村民也只能靠开店或者出租平房赚钱。“村里年轻人根本见不到几个,全部都是岁数大的。”在红卫村棚户区里开了一间理发店的李祥福说。

  红卫村里,那些经过数十年风雨洗刷的简易平房,显得萧条破败;十几排随意建盖的土坯房和旧砖房夹挤在窄窄的巷道中,堆积在房顶和房角的各类废旧杂物落满灰尘,见证着这里的沧桑历史。年过花甲的村民郭全德,1994年从白银公司退休,子孙三代5口人挤在这个仅有35平方米的房子里,两位老人已经在这间狭小的平房中住了30多年。“就等着动迁,搬新房子住了。到时候老邻居老工友都还在一个小区,挺好的。”郭全德说。

  “旧房子拆了肯定会舍不得,但舍不得也不行啊。”65岁的向阳村村民林大爷说起过去的热闹光景,声音里慢慢地少了兴奋。去年7月,他在向阳村棚户区的住房被拆后搬到了500米外的大型社区的棚户区,和老伴在那里租了一间房子。“不愿意去城里儿子家住,在这边住习惯了。”

  街道上,有一群群聚在树荫下对弈的村民。在他们边上,一些年纪更大的、戴着茶色圆墨镜的老人则干脆静静地坐在木板凳上,嘴里叼着旱烟,聊着当年一起工作的时光,或者看着过往的行人发呆。

  晚上9点刚过,红卫村已经悄如死寂,很难看见狭窄的道路上有人走动,唯一的小卖部前亮着黄色灯光,卖些油盐酱醋和廉价小商品。

  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认为,棚户区是一个开放的、流动性很强的区域。它与一般的社区相比,人口构成上主要以年轻的外来人口为主,内部有一个小商业体系或者非正式的商业体系。同时,它们又与城市发展对立,是被城市化抛弃了的领土;它们在吸收容纳外来人口和社会底层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这些以简易平房为主的狭小平房逐渐出现了地基下沉、墙体裂缝以及不同程度破损的状况,住宿条件亟待改善。

  白银市的棚户区改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批示:“要积极支持白银市棚户区改造,特别要重视科学规划,把棚户区改造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白银市计划从今年上半年起,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所有棚户区的全面整治改造任务。

  “平时就盼着有一天能离开这里,真的要离开了反而有些舍不得。去年年底和今年5月份这里做了住户信息统计,估计明年就要拆了。”在冶金路大型片区棚户区居住14年的退休工人李玉斌说。

  期盼

  为了加快改造进程,政府方面也对各棚户区居民进行了妥善安置和补偿。“我们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是很大,关键在于我们很好地平衡了当地村民的利益,使他们认识到棚户区改造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是有好处的。”孙跃忠说。

  此次“棚户区”的改造,改造主体由开发商主导变为政府主导,从旧屋拆迁到新房入住,政府一管到底。政府取代开发商,行政职权回归,商业操作和商业利益淡出城市的改造,这将使城市的改造更契合公共利益,防止与民争利,避免目前城市改造中的种种混乱现象。

  根据初步估算,目前白银市的42处棚户区改造共需资金95.7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配套所需资金24.99亿元,对此,白银市将通过争取国家和省上补贴、银行贷款、出台政策减免、社会各界支持、居民个人出资、腾空土地商业化运作等办法,全方位筹集建设资金,让棚户区居民尽快住进新楼房。

  “其中省财政下拨我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0万元,省住房和建设厅下拨14940万元廉租住房中央补助资金,市财政今年安排2000万元棚改专项资金。各县区财政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投入棚改资金560万元,通过银行贷款1.06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建设。”孙跃忠说,“像白银这么大规模地规划重建棚户区,涉及人数如此之多的项目在省内并不多,所以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

  “白银棚户区改造工程不是一个接一个开建改造的,而是很多片区同时拆迁、施工,在大规模安置棚户区原住户补偿和新建项目的施工投资上,我们的资金运转还是有些紧张。”白银市棚改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今年,为解决棚改资金不足的问题,白银市已下达专项资金1.7亿元,并通过采取国家和省上补贴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减免一部分、社会各界和居民个人自出一部分、腾空土地商业化运作收入投入一块的“六个一块”的方式筹集资金。

  “我们白银公司下辖的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在棚户区居民安置上没有发放现金补贴,对于辖区内的90%的公司员工住户和10%的外单位住户,在经济适用房建成后分别以每平米978元和1210元的价格销售,按市场上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楼房每平米1500-1900元的价格来看,相当于公司每平米给棚户区住户补偿500-900元不等。另外,就是根据棚户区住户现住房面积大小给予180-300元不等的搬家费。住房过渡期的费用由住户自己承担。”白银公司负责棚户区改造的康经理说。

  康经理告诉记者,我们今年开工最大的项目是建安机运队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年底交工,2112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将在明年年初交到住户手中。

  “白银公司在棚户区改造上到目前投资1.4亿元,国家的财政拨款还没下来,在开工建设的工程中,我们已经贷款6000多万,在资金运转上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企业虽然困难些,但能改善公司职工历史遗留下的居住环境顽疾,也算是做了好事。”康经理说。

  “比起市区内商品房均价2000-3000元来看,这里的经济适用房每平米1210元已经很便宜了。而且周围菜市场什么的都有,老人就图个生活方便、清净。”原来住在建安机运队片区的外单位职工赵大爷现在住在大儿子家里,他每个月拿着2100元的退休金,和老伴生活得幸福安详,“等房子下来了,不到10万元就能要一个70多平米的,大儿子投资,我们老两口去住。”

  林大爷曾居住的向阳村,现在已是一个大工地,一个白银市棚户区改造“明星”工程。

  如今,向阳村棚户区改造工程22栋新楼主体都已经完工。“没事我就溜达过去看看以后的新房子,楼一天天盖起来了,日子也有个盼头了。”林大爷说。

  ■文/图 本报记者 郑志成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