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暑期实践不能光和媒体搞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02:25  京华时报

  眼下正是各高校在校学生暑期实践活动高潮期。浙江某高校学生小黄来电话,希望记者能对她所在的暑期实践小分队进行报道。小黄说,不论是找师兄师姐求助,还是通过其他关系搜罗,每个小分队队长手里都得有几个记者的联系电话,关系好的小分队还会共享资源,争取获得更多报道。

  像这样忙着“推销”自己暑期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并不少见。有的大学生甚至同时与好几家媒体联系,随时将有关实践活动的文字、图片甚至视频传递给记者。

  高校暑期实践活动从项目申报、审批到队伍起程、调查走访,整理成活动报告接受学校评价,一般要经历好几个月,但核心环节是调查走访,意在让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以及人际沟通等能力。而千方百计联系媒体对活动本身进行报道,显然是把注意力用错了地方。

  大学生们如此在意媒体关注度,背后是评优机制在作怪。据了解,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受到何种级别的媒体报道加多少分,在高校评分明细中有详细对照表。不仅如此,媒体报道还会让老师对小分队刮目相看,“整体印象就不一样了”。

  现有评价体系的逻辑是,拿到加分就离“优秀实践团队”近了一步,在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中会有更多获得荣誉的机会,而且能在保研或出国时占据优势,日后找工作也能为履历增色不少。

  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设计固然有自己的现实考虑,可如此一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媒体报道上,又能在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提高上收获多少呢?

  摘编自新华社7月20日电文/张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