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渐逝的边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05:36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评论员王如林

  海阳与即墨,只有3 公里多的直线距离,却因一水之隔,交往极为不便。最近,一条连接海阳和即墨的跨海大桥合龙,将两地连为一体,“半小时生活圈”也让青岛与烟台的边界逐渐模糊。

  有形的边界正在逐渐消逝,是否意味着区域发展的水乳交融呢?行走于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地,一幕幕修路架桥的场景巍巍壮观,一个个天堑正在变为通途,各地打破地理界限,走向一体发展的愿望与热情,令人振奋。然而,振奋之余,我们仍能看到,不同城市的不同规划中,发展定位相似、产业设置趋同的情况并不鲜见。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受到行政性力量的重重限制,往往是想进进不来,想出出不去,城市间人财物交流的成本依然高昂。可以说,看得见的地理隔阂正在消除,但一道道看不见的“边界”仍然横亘在那里。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标志。然而,一体化既不是一样化,也不是碎片化。发展趋同、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的问题,资源流动不畅、交易成本高企、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是蓝色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有个城市想建机场,但与之相邻几十公里的另一城市已有机场,完全可满足两市的近期和长远需求。该市很清楚“两座机场”是浪费、 没必要再建等道理,但依然要建属于自己城市的机场。应当说,各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诉求,有自己的利益算计,可以理解。但若因此抵触一体化,在发展上各自为战、画地为牢,碰到关键问题合作不起来,造成资源浪费,贻误发展机遇,那就太可惜了。

  区域一体化,既是重新配置资源的过程,也是重构利益格局的过程,各地关注自身利益在所难免。其实,区域一体化与各地谋求利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推进区域一体化,绝不是让部分城市放弃主观能动性,也不是让一个城市成为另外一个城市的附庸,更不是要求一方讲胸怀、讲奉献、作牺牲,而是要通过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在区域内的最优配置,

  通过发挥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在多方合作中实现各方利益,在共赢中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合作,才有共赢,才能实现各地利益。看清一体化的本质,在调整中保护好各方利益,在共同发展中互惠共赢,大家才愿意一体化,才会主动去一体化,从而形成推进区域合作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硬件设施上打破城市隔阂固然重要,但消除思想上的障碍,消除心灵上的无形边界,才是走向一体化的根本之所在。

  当前,由“城市经济”向“区域经济”演进,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有专家指出,地区分权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地区竞争,推动了中国 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这种模式也会成为区域一体化的重大阻碍。事实上,区域之间的种种不协调问题,都与这种制度安排有关。加快蓝色经济区一体化进程,一些深层次冲突不可避免,协调推进难度很大。只有加大关键环节改革的力度,不断创新区域合作的模式和机制,实现从按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向按经济区域配置资源的转变,使各类要素能够低成本、无障碍地流动,才能激励各市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从而以更宽广的胸怀、眼界,戮力同心,形成区域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