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设国际旅游岛 打造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06:19  南海网

  打造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七

  “坚持强岛富民,普惠民生。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成果,将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被省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的这句话,不但出现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而且已成为这段时期海南百姓耳熟能详、深入民心的话语。

  洋洋3.9万字的《规划纲要》,专门用了一章篇幅,描画了和谐旅游岛建设的美好愿景。不难看出,改善民生是打造国际旅游岛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纲要》起草小组负责人、省旅游委副主任邓小刚介绍说:“海南860万人民是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主体,没有他们的参与,国际旅游岛就是一句空话。和谐旅游岛与国际旅游岛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和谐建设,而和谐的旅游岛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保障,是基石。”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规划纲要》“和谐旅游岛建设”这一章开宗明义提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众倾斜,扎实推进和谐旅游岛建设。”邓小刚说,和谐旅游岛这一章篇幅大,内容也很多。其中人力资源开发、公共文化体育、公共卫生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这几节,关注的是满足百姓的基本需求;而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环境建设是从另外一个层次,指引了软硬两个环境的发展方向。

  在省委党校教育长包亚宁教授看来,《规划纲要》列出了具体实在的一件件任务,执行起来有的放矢。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首先提出要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一个地方的环境、资源能承载多少人口,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纲要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3个层次。海南没有经过工业化的洗礼,社会发育程度低,大力提高人的素质是当务之急。纲要提出提高职业教育支撑区域产业建设的能力,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同样重要的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这样,才能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依靠本地持续提供适用的人才,而这是发展工业必需的一个要素。

  吸引国际知名旅游院校合作举办旅游院校,组建“海南国际旅游职业学院”,这是纲要中的一个亮点。邓小刚认为,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既可以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比如现在已经办的比较好的一些旅游院校,也不排除引入知名的高水平国外院校。国际旅游岛的核心,说白了就是国际标准,包括国际标准的建设、国际标准的服务、国际标准的管理,需要的是一流的国际人才参与其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在《规划纲要》中,公共文化体育、卫生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几方面,都指明了重点建设“路线图”,甚至是具体的项目。包亚宁告诉记者,一个地方要造就和谐的内部氛围,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需要环境诱导、文化熏陶、自主主导、行为自律,这些东西要有硬件保障,还要人文方面的引导。比如纲要中集中建设一批适合四季训练的运动场馆,以及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性开发海口骑楼老街,打造成特色旅游风情街区,是其中的亮点。

  谈起海口骑楼老街,它承载了海南太多人的情感,对其改造开发都抱有很高的期望。邓小刚认为,特色旅游街区的开发,国内外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开发保护与旅游的结合,比如说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等,同时要服务于本地的消费者。第二这种街区的开发要坚持修旧如旧,恢复骑楼的本来面目和特色,这点非常重要。在保持原结构的情况下,适当做些旅游改造,比如建成酒吧一条街等。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新型城乡基层医务体系,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特别是建立健全海南与各省(区、市)异地医保互认制度,推进解放军第301医院海南分院建设,令人眼前一亮。包亚宁告诉记者,享有适当的医疗服务是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评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底线。纲要中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这是从规划上将底线划出来了,条件更好的地区可以按更高的标准建设。目前,我省已经与一些省市开始试点异地医保互认,为海南百姓和“候鸟”们异地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随着配套制度的完善,以及高水平医疗机构的进驻,海南在提升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不但能为本岛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能为游客提供有国际水准的急诊急救和疗养康复条件。

  “纲要中提出要依托项目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包亚宁说,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一批符合海南特色产业要求的专业化职业培训和实训基地。而纲要提出的“逐步实现全民医保”,以及“2020年初步建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包亚宁非常振奋,“这标志着我省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随着城乡居民低保、城镇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等的逐渐引入和实施,我省为老百姓编织的社会保障‘安全网’逐渐显出了全面保障的势头。”

  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推动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并且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邓小刚说:“应该说通过这几年的一体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下一步就是继续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城乡一体化的程度。配合着这份规划纲要,还有一系列细化的专项与区域规划,我们要建立的是以国际旅游岛规划为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城乡规划相互分工、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的人理解均等化是同一个水平,其实它指的是首先满足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再逐渐缩小这种差距。”

  特色旅游小镇,作为纲要中的一个亮点,得到了专家的一致首肯。谈及此处,邓小刚满怀信心地说,这是让海南百姓共享旅游岛建设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和方式。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22个镇同时铺开,而是先进行规划设计,做相关的策划,方案成熟以后,再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但并不是排除其他投资者,只要有能力规划得当,找到自身的主导产业,也未尝不可。除了外来投资者,也要让本地居民、农民、企业和投资者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岛投资建设,让他们从中受惠。

  包亚宁同样对特色小镇青睐有加,“这是海南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因为海南实际上是搞特色经济,特色小镇产生的特色产品、特色环境可以大大提高海南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在我们3.4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最大限度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只有通过这种特色小镇的形式才不至于让环保成为空谈。”包亚宁说。

  创建和谐旅游岛社会环境

  《规划纲要》中将社会环境建设放在了和谐旅游岛建设的最后一节。其中对旅游专项法规的立项计划,一口气列出了11项准备立法的法规,像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条例》、《海南省潜水管理办法》、《海南省游艇管理办法》都令人耳目一新。邓小刚介绍,这11项法规涉及的主要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和旅游各个环节。计划用2年时间,将这11项立法完成,初步建立起旅游专项法规的体系。通过法规来实现对旅游的规范管理,以及依法行政,依法治理。

  同时,纲要对社会治安环境、人文社会环境都设立了较详细的建设目标。包亚宁认为,人文社会环境可以说是旅游岛之魂,一个地方的旅游如果没有人文环境的建设,那么必然是低水平的。治安环境建设,是要为和谐旅游岛创造一个安全舒畅的氛围,是一个最基本的保障。对游客来说,安全的需要、精神的愉悦是首要的要求。对投资者来说,我们希望引入的是长期的、上规模的投资,这样的投资者对社会治安的关注很高,对于他们来讲,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治安环境的价值,可能要高过减一点税、给一点土地优惠这样的利益。(本报海口7月20日讯)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