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夜高峰”敲警钟:2号线有些累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08:17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李建中

  回头再看10年前开通的2号线,宛若一场春梦。

  10年前,日均客流不过1万人,一节车厢三五个乘客,随着幽幽铁轨声,乘客仿佛坐船荡漾在河中。记得当时我曾采访过轨道交通的设计规划人员,对于2号线的“闲置”、1号线的“过劳”提出过质疑。对方回答:别担心2号线的客流,它延伸到哪,自然会带动延伸区域未来的繁荣。

  一晃10年,专家的话应验了(某种程度上我倒希望他说得没那么准)。看看如今的2号线,实在难以想象它10年前的景象。

  其实,无论是昨日的“限流”,还是今日的“夜高峰”,都凸显一个事实,那就是——2号线累了。如果说,“限流”指的是2号线在运能上不堪忍受早、晚高峰;那么“夜高峰”,则看出了它在应对额外增加的客流上也显得捉襟见肘。

  所以,我们说“夜高峰”问题,应该引起地铁管理者的重视。过去,市民一旦提到 “如何缩短候车间隔时间”,总会引出有关部门诸如信号啊、系统啊等一堆科普味浓厚的回答。但我想,解决“夜高峰”问题怕不用牵涉到硬件吧。

  说穿了,“夜高峰”不过是用一些额外的游客量测试了我们的管理是否科学、人性和机动。就好比硬币兑换,固然可以靠等待购置更多的兑换机器解决,但我们在巴黎的地铁站里也看到,一个人、一张桌子,上面摆几盒硬币,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在我们的地铁里,能否增加人工售票窗口、加快非IC卡用户的通行?能否增加硬币兑换点、信息咨询点来解决局部拥堵?能否把地铁卡变得与香港的“八达通”一样易购和易流通?

  “夜高峰”固然是暂时的,但它提醒我们的是2号线的未来:虹桥机场和高铁将带来大量客流,9号线、11号线、7号线像动脉一样,源源不断带来松江、嘉定、宝山的上班族,而闵行、青浦等地的房产商也不会因地铁的不堪重负而放弃对新建小区的开发。

  “夜高峰”的问题提醒着管理者的管理手段要与时俱进:虽说地铁难坐总要坐,但也不是说乘客们吸口气、闭上眼、挺胸收腹就可以硬坐的。如果管理手段不提升,未来几年内,运能提升不能够快于客流增长,我们又靠什么手段去纾缓2号线的“负荷”?靠限流吗?

  当然,“坐地铁难”不仅是地铁管理者的问题,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轨道交通周边分流的部署都应综合考虑。但这要建立在现有的地铁服务日益完善的基础上。而在挖掘管理潜力这问题上,我们建议地铁管理者不妨以解决“夜高峰”作为开端。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