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树公信方能消解紫金阴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2日01:05  京华时报

  当百姓关心的关键信息被隐藏、当问题的调查如挤牙膏般进展,当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被空置,由此发布出来的信息如何“权威”?一再强调的“真相”如何可信?如果政府信息的权威性没有真正确立,自来水的“公信力”难免成为无源之水。

  据报道,“7·3”紫金矿业污水泄漏事件过去了半个多月,但阴霾仍未散去。事发地福建上杭县的居民担心,来自受到污染的汀江的自来水不安全,纷纷饮用桶装水。

  据记者调查,当地一些群众即便收入微薄,也要每天花两块钱去买水喝。很多居民表示,当地人早在五六年前就不敢饮用自来水了。如此看来,上杭自来水的信任危机非一日之寒,老百姓早就用“嘴”投票了。

  自来水在上杭百姓那里遇冷,却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力挺。无论是公务员“我们现在都喝自来水,从来都是喝自来水”的刻意叮嘱,还是电视里政府工作人员在水龙头前打水的镜头,还是加强水质检测的信息发布,都可以看出当地政府正试图消除居民担忧,重建自来水的“公信力”,使老百姓放心饮用。

  然而,从目前看,这种努力效果不佳。人们发现,7月3日泄漏事故发生后,水质监测的公开信息中,有关致癌物六价铬的检测数据“神秘消失”了。面对社会质疑,上杭县自来水公司董事长左支右绌,环保监测站站长的回答前后矛盾,难以令人信服。

  污染事件疑云一点点拨开,当地政府只有被动甚至是显得尴尬的应付。这一细节,暴露了在水质监测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态度不够积极、运行不够透明等问题,而且整个过程一直是政府部门在自说自话,缺乏社会力量等第三方的介入和监督,这对于危机处理、安定人心也是一个缺失。

  就像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似曾相识的不当处理一样,当百姓关心的关键信息被隐藏、当问题的调查如挤牙膏般进展,当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被空置,由此发布出来的信息如何“权威”?一再强调的“真相”如何可信?如果政府信息的权威性没有真正确立,自来水的“公信力”难免成为无源之水。

  回顾泄漏事件的前前后后,当地政府事前一直没有对紫金矿业采取有力监管措施,事故发生多日才很不情愿地召开新闻发布会,结果调查组前脚刚走,就再次发生渗漏事故。更令公众不满的是,污染问题与地方政府保护有直接关系,据调查,紫金矿业多位管理人员曾供职政府部门,其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相当部分有政府工作背景。

  事实证明,造成汀江污染的,不只有问题企业,还有权力牟利的污染源。当地政府监管下造就的环境生态如此,百姓何以安心?社会何以放心?

  汀江的污水、浑水,要变清、变亮,恐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当务之急,还需有关方面以被污染的汀江为镜鉴,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以积极公开的危机应对解疑释惑,以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取信于民,用监管的清水,去清洁这片受伤土地的生态创口。

  本报特约评论员詹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