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不是代表自己在打分

  整装集合、分头行动!昨日一早,27名第三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评选观察团的观察员兵分三路,前往各个点位考察。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产生了怎样的感悟?本报联系上其中三位观察员,将每天刊登他们的观察员日记,向您原汁原味地展现这次活动中的细节。

  第一组

  观察员 胡玲

  锦江区图书馆馆长、市民代表

  7月21日 晴转雨

  接到通知,8点15分在成都传媒集团集合,今早7点半就从家里出发了,还好路上不堵。举行启动仪式的时候,大家穿上了统一的红T恤,精神都很足。嗯,我们参与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可不敢敷衍了事呢。

  上午的安排是到市规划局座谈,考察“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理念与实践创新”以及“确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两个候选事件。规划局的同志们准备很充分,结合PPT的讲解非常详尽。规划是一座城市的骨架和灵魂,我们看到了优美的田园风光,感受到了今后这座城市的现代与繁华,但更重要的是,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与风骨,将通过准确的历史定位永久传承下去,对于成都人,真是一件幸事。

  吃过午饭后就下乡了。去马岩村的路上用了一个多小时,但没想到就是在偏远的小山村,却诞生了“村民议事会”和“民主监督章”这样的新“发明”。我们在村委会见到了村支书杨帮华,他个子不高,口音很重,看上去很朴实,但是他领导下的马岩村却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主题就是“民主”。“三步量分法”“五瓣梅花章”,以前只是在媒体上或多或少地了解过这些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的产物,今天算是真正地认识到,迸发于“草根”的智慧,力量真是无穷。听说“五瓣梅花章”已经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马岩村的实践得到了充分的认同,确实很了不起。

  回到市区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虽然很累,但还是对明天的行程充满期待。明天要去的是市委统筹委和双流县,我要早点休息,明天一早继续出发!

  第二组

  观察员 江玲

  蒲江县鹤山镇政府驻村大学生志愿者、市民代表

  7月21日 晴转雨

  扳着手指数日子,我这个第三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评选考察活动的评选观察员,今天终于上岗了。作为“一村一大”志愿者、土生土长的成都“80后”,平时也算是见多识广,可今天刚刚和“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的候选事件、候选人物亲密接触了一天,就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手中的笔也停不下来了,成都一点一滴的变化让我激动不已。

  早上7点不到,我就“自然醒”,而距离评选考察启动仪式还有整整一个半小时。我迫不及待地穿上红色的观察员T恤,将黄色的胸牌郑重地挂在脖子上,手里捏着考察行程就到了考察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早上8点50分,出发!我们兵分三路实地考察!第一站,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接过农发投公司的材料,没想到还看到了“老熟人”——一份关于农业担保贷款的连环画宣传册。这可是我这个在村上“摸爬滚打”了一年的志愿者手中常备的“宝典”,我常常把它介绍给村上想要贷款发展现代农业项目的农户。细细看了一遍材料,发现这家2007年才成立的公司可不简单,三年时间用26亿元财政资金聚引、撬动金融社会资金169亿元,把财政资金放大了6.5倍,实现了现代农业项目621个。这些数据落实到农户,那可是解决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瓶颈,肯定要给这个事件竖起大拇指。

  下午,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锦江区。早就听说锦江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有一套,今天算是开眼了。在春熙街道,市民中心志愿者带领放暑假的孩子们做手工,为老人们讲解养生知识;在东光社区,居民们在开着空调的社区图书室里看书读报,好不惬意。对于在基层工作的“一村一大”志愿者,这些大有借鉴意义!锦江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材料现在就在我的手边,等会儿还得再仔细研究研究。

  晚上8点回来,第一天的考察结束了,虽然有点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作为评选观察员,了解正在成都发生的振奋人心的事件,近距离接触如刘革新、周思源、姚艳洪等不同岗位上为成都作出贡献的人,我真切感受到的是这座城市无穷的活力。期待明天的考察!

  第三组

  观察员 黄志强

  成都摩尔百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市民代表

  7月21日 晴转雨

  迎着朝阳,我们第三组评选观察员出发了。这是我第一次以评选观察员的身份参加“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的评选,心里着实有些兴奋。

  我们首先来到了天马镇焦家院子。虽然我一直在关注成都的灾后重建,但看到这个充满浓郁川西风情的村落时,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曾经遭受地震之痛的人们的新生活已经更上层楼地展开。听说,新生的天马镇于去年9月25日迎来了温家宝总理的视察。在该镇向荣村看到了群众喜悦的笑脸,了解到这种科学的重建模式后,温家宝亲笔题词“欣欣向荣”赠予当地干部,并语重心长地对竹柯说:“如果都按照这种方式科学建房,全国18亿亩的耕地保护我就放心了。”

  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大家都对天马镇的灾后重建赞不绝口。我把赞美留在心里,提出了两个问题:“都江堰的灾后重建是怎样体现统筹城乡的思路的?区别于其它地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都江堰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兵,天马镇党委书记竹柯,为重建做设计的四川三众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锋等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细致、深入的回答。说实话,我很感动。他们的认真、重视让我感到,请评选观察员实地考察候选事件和人物不是在“走过场”,而是真正把评判权利交给成都人民。我们27个人,不是代表我们自己在打分,而是代表1300万成都人民在了解城市发展背后那些值得铭记的故事,在感受那些为城市发展默默奉献的人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下午和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总指挥薛潮面对面,他希望我们不要突出他个人。他说,希望回到上海的是一支荣归的援建部队,而不是身披光环的总指挥。我向他致敬。但是我仍然会把高分送给他,以表达我的敬意。

  接下来的4天,我会用心去看、去体会、去感悟,争取不辱使命。

  摄影 刘晋川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