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DP高增长应更注重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2日12:46  新闻晚报

  □银玉芝

  近日,四川、浙江等多个省份陆续公布了上半年地方GDP增速。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多个省市增速超过全国上半年11.1%的增速。宁夏、陕西、湖北、湖南等省份的预期经济增速均超过14%以上,其中宁夏预计增速更是达到18%的高增长。 (7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

  那些复杂的经济数据,非经济学人士其实很难懂,只是对高速的经济增长,公众却有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事实上,从本次危机以来,再次深刻暴露出中国经济自身结构的制度性缺陷。自去年以来4万亿投资为代表,第一轮系列经济刺激计划陆续实施,主要还是通过投资,特别是政府直接投资,作为主要手段。巨额政府投资,效果当然明显,上半年的高速增长也是得益于此,姑且不去说增速统计上的夸大和造假。但长远看,其负面影响或将不小。

  简单从投资领域上分析,集中于基础设施和大型工业项目,实际上用于民生、社保的支出,只占小部分。如果投资结构和产业引导方向,不作调整,短暂经济复苏之后,负面滞后效应必将更为深重,而且呈不可逆之势。

  从民众的真实感受上,所谓的经济高增长却较少惠及民生的尴尬。以一年一度,甚至每季度发布的平均工资收入为例。数字年年发布、季季发布,非议年年、季季依旧。平均工资统计数字,每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长;大部分民众收入低位徘徊的实际情形,却一如既往。所以,无论如此高调地表示经济增长较快,其实和平均工资一样,这样的数据,似乎都是脱离民众实际,毫无实际意义,而且伤害公众感情。

  辉煌的数字,代表着欣欣向荣的经济、民生,但巨大的反差,反倒刺激民众,甚至引起愤怒。事实摆在那里,凡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会追问,不关注大部分公众真实的生活质量、生活感受,任何鲜红的数据,都是对收入差距、社会公平的忽视。别人的收入,不能成为你的收入;别人的高品质生活,也成不了你的高品质生活;个人生活感受,根本不是几个鲜红的数据,就可以概括的。

  要想在顷刻之间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建立起全面的社保体系是不切实际的;大部分公众收入增长缓慢,也是个难以立刻缓解的事实。但我们可以做的是,让企业和单位严格履行劳动合同法,尊重工人的劳动权益,给予合理的加班工资,这也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执行严格的生产、环境标准。这些,比各地区自己统计出的高速增长数据更有力,更能赢得民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