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帝王书法,价值在情趣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2日14:09  国际在线

  王润芳

  前不久,香港有家拍卖公司,拍了一件清代宫廷的玉印,名日“太上皇帝”,不用说,这是乾隆皇帝的御印,据闻拍了上千万。我就不理解,这枚印章除了玉料名贵之外,别无可取。人家做了皇帝、做了太上皇帝、做了十全老人,晚年怡情翰墨,不论自书还是题跋,可以“乱盖一气”。印章是印信,是取信于人的东西,先不说从爱护文物的角度上不能钤盖,即便敢盖,我们也得是那个人啊。

  再说清代皇帝书法,有的就能看,有的就看不得。比如说乾隆皇帝赐给内务府大臣英廉的“斗南介景”四个字。写得实在一般(曾估价20万~30万),不如他写的行书四屏七言诗(曾估价40万~60万)和行书册页(曾估价50万~80万),前者有点煞有介事,后者则流畅自然。如果按照“即要买贵的,更要买对的”的逻辑,“行书册页”的确是最上选。

  如果要在清朝诸帝中选几位书法真正不错的,我投康熙、雍正皇帝一票。我们看康熙、雍正和乾隆的书法,不论从哪一方面,前两位都较乾隆皇帝为佳。当然,不是乾隆皇帝的书法不好,而是写得太熟了,太“馆阁”了,令人读一字而知全篇。这样的书法,即令是人们再喜欢,都避免不了眼睛的疲劳。在部分清帝的书法里,真正能在书法里看见“笔迹”的,恐怕只有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了。我们对于康、雍以下的皇帝也不是一概否定,认为没的可瞧,关键是要分出他们的书法是赐给臣工的还是自己“写着玩儿的”。赐给臣工的恐怕都太过“一本正经”。

  但是,皇上“自己写着玩儿”的,就又另当别论了,除追求工整,典雅之外,还能见到一些情趣的流露。其中较有特色的,当属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了。至于乾隆以下的皇帝书法,情趣确是不多。

  关于清代刘墉的书法,评论者向有“浓墨宰相”之称。但有人讥评刘墉的书法为“墨猪”。但如果真是那么不堪,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拥趸呢,岂非咄咄怪事?

  其实刘墉写字有两面性,他在官场上如果那么“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恐被人说成不正统、违道。在名誉胜过生命的旧时,刘墉的这两面派功夫是不得已的。所以,我们在拍卖市场上见到刘墉的字,就要分清楚了,“墨猪”式的字是他装蒜出来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