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艺术创作需要“厚道”一点

  莎翁说,质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或许,正是源于那份质朴,那份真诚,那影片中自始至终流淌的情感溪泉,洇染了我。

  《你是我的兄弟》,片名听起来很有阳刚之蕴,让我忽地想起《艋舺》里“和尚”与“太子”的两小无猜,吴宇森《喋血双雄》里的惺惺相惜。然而,倚在沙发里,静静地看完整部影片,出奇的是,我没了先前扫读片名时瞬间跳出的热血沸腾,反而平静地体味着一种尊严的力量,默默享受着一份职业操守带来的执着信念。

  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谈不上复杂,演员阵容也称不上强大,拍摄手法更是朴实无华。抛去了多点、线交叉的叙事逻辑,仅是实实在在讲述了发生在48小时之内的有关一起行贿案的故事。

  刻画一名基层反贪干警的常态生活和执法理念是本片的题中之意,检察官郑十一和少年时代好友袁向东的兄弟情感纠葛是一条清晰可辨的主脉络。在影片的最后,郑十一用真诚融化了袁向东冰冷的心,赢得了他的尊重,将他从犯罪的边缘拽了回来。与此同时,郑十一也唤醒了自己由于自负而沉睡了很久的兄弟友谊。情、法、理、义,皆作探讨,终极指向,乃是人性的光辉。

  理学家朱熹在读书后,用澄澈的心灵,来欣赏随处可见的风光,点出生命的美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看罢此片,我同样有种感受,矫揉造作讲不了好故事,用真心描绘出的检察人生,才更纯粹,更澄明,更精彩。编剧朱晓华说他在构思时就刻意回避了惯常的正面描写案件的手法,而是将着力点落在了挖掘检察官的内心情感上,以检察官情感的变化来推动剧情。

  编剧的话虽然朴实,却是抓住了艺术创作的精髓。纵观任何艺术作品包括影视作品,能打动人心的,让受众产生观感和共鸣的,毫无例外皆刻画了深刻的人性。好的作品是一面镜子,照见你自己,反射见别人,世间芸芸众生相,收进方寸间。究竟什么是好的作品?观者自然心知肚明。

  现在影视圈里流传着这样一种论调,说当下搞创作真难,拍一部票房与口碑俱佳的影视作品更是难上加难。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们是真的缺好素材、好导演、好演员吗?

  其实,我们缺失的是内心深处对待艺术创作的那份真诚。

  瞧瞧现在的影视圈,有多少幕后“推手”在作祟,又有多少人已被或正在被“潜规则”?有多少节目在日益滑向低俗与庸俗的谷底?单就电影而言,我个人认为,现在各大院线上映的各类所谓大片,90%以上都是在向观众抛售视觉垃圾,拿金钱玩弄艺术。

  恰在这个时候,《你是我的兄弟》的出现,起码给我的观影体验吹进了一股清新风气。这部影片的主人公郑十一是一名从事反贪工作的检察官,不同于公安机关所面对的多为抢劫、杀人等暴力型犯罪人员,反贪检察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工作的常态缺乏动作性,更多的是攻心战,这就对艺术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好在本片的导演及编剧没有刻意设置大卫·芬奇《七宗罪》里案件的诡异与离奇,没有演绎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里的迷离范儿,而是较为熨帖地拿捏好了艺术源于真实又高于真实的度,自然、清晰、流畅地给观众讲了个好故事,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

  当然,这部影片并非尽善尽美,但我们不必对一部电影求全责备,就好像不能要求中国电影人一夜之间造出一部《阿凡达》一样,每一步的前行,都需要更多人付出努力。

  《手机》里严守一颇有意味地对费老说了一句:做人要厚道。做事也一样,尤其进行艺术创作,真诚一点,厚道一点,每天都会前进一点点。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