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唐山大地震》,不仅是眼泪

  唐山,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6秒,那黑色的景象在银幕上一帧一帧地移动、凝固、定格,满目破败和混乱的断壁残垣,最终,世界如此寂静,观众们也沉默了,这23秒,观众们仿佛亲历了那场灾难,每一秒都在深刻地触及心底地痛着。当年残酷的23秒、银幕上长达5分钟的再现后,镜头中母亲抱出来的只有弟弟,被迫放弃了埋在废墟中的女儿,而女儿被解放军从废墟中扒出来后,却在母亲当初放弃救自己的梦魇中活了32年。母亲在不断的自责和愧悔中撑起了一个破碎的家。然而“废墟之下,时光之上,亲情没有末日”,灾后余生的一家三口最终彼此包容、理解。其实,电影给人的感觉正如海报上所表现的,“大地震”二字的冷色与“唐山”二字的鲜红形成了巨大的色

  差对比,前者代表着死亡和灾难,后者则是温暖和涅槃。

  感谢冯小刚导演给我们带来这样一部充满人性光辉和具有中国传统道德特色的电影。近几年来,从《英雄》到《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中国电影持续“大片热”,浮躁地追求大制作高票房,画面精美,质量的考量却被搁置一边儿。反观《唐山大地震》这样的电影,没有直白的煽情,故事的讲述尽量含蓄,那些朴实的对白、看似平铺的述说,那些沾满人间烟火的细节和时时引人触动的情愫,反而更加触动观众的内心——那些被不断闪回的镜头,是主人公无法解脱的心结,比如最终母亲李元妮对着女儿说的那句话“妈妈给你道个歉,这么些年,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啊……”,每一次重复都是在撕扯着观众的心。坐在黑暗的影院里,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决堤,这样简单的一句台词,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天下母亲都会有的对儿女的如潮似海的亲情。

  《唐山大地震》的剧本改编自著名小说家张翎的《余震》,但电影对原著的改编更加理想化,小说中的疼痛感终被影片中的温暖所取代。比如小说里对主人公方登的心理“余震”并没有给出答案,而电影给出了温暖的解决方案,一家人最终宽容、团聚。影片中,李元妮被迫放弃了女儿,选择救出儿子,在内心的谴责下坚守了32年,而最后又因为割不断的骨肉情彼此宽容彼此支持,走出了心灵中的震后废墟。是亲情和坚韧的品格让主人公从道德困境中得以解脱,这样“中国式的救赎”,重义轻利,忠诚,坚忍,亲情至上,塑造了一个超脱现实的伟大情感模板,一个中国人的完美的传统道德楷模。电影就以这样的理想化温情,治愈着观众心灵的伤口。

  虽然总会有人一边花100多块钱坐在包厢中吃着爆米花去看虚构的灾难片《2012》,一边指责这部《唐山大地震》票价“太贵了”(与前者相比不到其三分之一),也有人指责片中生硬植入的广告,但,想想这部电影对心灵的温暖,也许可以这样劝诫某些人,什么是辉煌?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永久值得回忆和纪念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而通过这部电影,我得出的结论是——爱和宽容,最终拯救了这个世界。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