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局长变书记折射问责之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04:21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 傅万夫 夏慧萍

  《新京报》15日报道,江西丰城市卫生局在抗洪期间,竟组织官员公费外出旅游。此事被民众举报后,局长被免职。但3天后,局长又坐上了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的位置。对此,丰城市纪委书记在回应公众质疑时称:“从局长变成书记,当然是属于处理。”

  大家知道,在我国的公职系列中,一个局的局长与局党委书记,其级别是一样的,只不过分工不同而已,即:一个是行政“主官”,一个是党委班子的“班长”。局长变书记,乃同等级别的转任。而且,从党委班子对一个单位管总的角度讲,党委书记的位置比局长的位置还更重要一些。而犯了错误受到问责的局长,反倒坐上了更为重要的书记位置,这是哪门子问责?说穿了,这与其说是“处理”,倒不如说是“褒奖”。而“褒奖”性的问责,不但是对问责制的亵渎,更是对公众的忽悠!

  中央一再发文,明令禁止公款旅游。而丰城市卫生局在抗洪期间组织官员公费旅游,其错误性质就更为严重。抗洪期间,政府各部门都应坚守工作岗位,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在这种时候公款外出旅游,不仅违背了党纪政纪,也有关键时刻当“逃兵”之嫌,这就更应对此严厉问责,严肃处理。

  那么,本该严肃处理的事为什么又出现了上述那样的“弹棉花”现象呢?难道当地纪委不知道这样做是无法服众的吗?其实,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他们害怕一旦问责过真和深入进去,就会牵扯到自己监督失职的问题。市卫生局在抗洪期间组织两批官员公费旅游,可谓浩浩荡荡,其中当然有该局领导的责任,而纪检部门也同样脱不了监管不力的干系。在这样的尴尬局面下,当地纪委自然就只好用最温柔的处理方式来应付一下,以掩人耳目;同时,也给自身提供一个自救的机会。

  在有些地方和有些事情上,问责之所以难以较真,难以令人信服,很大程度就在于,问责方与被问责方存在着某些分割不清的纠葛,甚至说,有些问责方本身就存在问题。本身存在问题又要道貌岸然地去问责别人,这种问责自然就难以较真。这类情形,就正是上例所折射出的问责之弊。或许,这也正是有些官员敢于顶风违纪的“软动力”所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