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无言大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05:40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通讯员 李钦上王海琴

  革命老区荥阳市贾峪镇石硼村26户残疾、智障家庭80多口人夏天有人发单衣,冬天发棉衣,生活困难时还发米面油,就像生活在养老院里一样。30多年来,无偿帮助他们的是村里53岁的农家妇女李春凤。

  新嫁妆送给穷邻居

  6月28日,骄阳似火。贾峪镇石硼村遮天蔽日的林荫道上,凉风飒飒,蝉儿叫得嘹亮而清脆。

  笔者随着李春凤一家家地去看望残疾、智障乡亲。身边这位53岁的农家妇女,个子高大,脸色黝黑,大手大脚。开口说话,却柔声细语,让人感觉她是个既豁达又细心的温和人。由于在村里辈分高,走到哪里,李春凤都被大人小孩亲切地叫做婶子、奶奶。

  “老金大娘,我又给你送来两件短袖衣裳,穿上可凉快啊。”刚到老金大娘家门口,李春凤就大声喊着。李春凤说,智障的老金大娘傻是傻,可也精得很呢,你不说是给她的啥,她就磨蹭着在屋里不开门出来。老金大娘一把接过衣服,乐呵呵地笑着,当即就换。“把脱下来的衣服洗洗,搭屋里的绳子上,过两天换着穿,可不能乱扔啊。”说着,李春凤就把旧衣服泡在了洗衣盆里,手把手教老金大娘好好搓搓。她说,你不三天两头催她、叮嘱她换洗收拾,她成季就穿一件,下一年就又找不到了。

  老金大娘是李春凤的老邻居,李春凤刚过门做新媳妇时,就开始帮她一家人,至今整整30年了。

  那是1980年腊月十五,结婚三天从娘家回门的李春凤,刚到门口,就看到智障的金大娘穿着单鞋单裤,冻得直打哆嗦,身边的孩子也冻得鼻子像胡萝卜,脸和手也都皴裂了,结着血茧。李春凤心一哆嗦,冲进新房,打开柜子就掏出两条新棉裤。返身对随后跟进来的丈夫王全林说:“她傻,不会照顾自己和孩子,咱得帮帮她。”照农村的风俗,新婚的棉衣裤三年之内不拆洗,也不随便送人。丈夫心里真是舍不得,却被媳妇的好心打动了,又从家里拿来两个大白面馍,和李春凤一块送过去。

  从那以后,李春凤就把老金大娘一家人的冷暖放在了心上,三天两头送件衣服,给瓢面,使他们生活有了着落。

  李春凤也惦记着又聋又瞎的赵有成老人,出了老金大娘家就不顾炎热,火急火燎地往他家赶。

  赵有成今年90多岁了,老四、老五两个儿子先后去世,都瞒着他,见不到儿子,他就经常喊叫。“大叔,你那两个儿子都到远地方挣钱了,你就放心等他们回来娶媳妇给你抱孙子吧。”李春凤伏在老人的耳朵上说着宽心话,一边又忙不迭地给老人拍打着屋里的苍蝇、蚊子。

  李春凤说,这一家对俺是有恩的,俺要知恩图报。原来,1982年时,李春凤夫妇想承包村里的拖拉机又凑不够钱,赵有成老人二话没说,就借给他们200元。那时候200元是大数目啊,一般人家要积攒好些年。借给自己的钱都是当年老头带着几个儿子挣来的,李春凤说,将心比心,如今他家有了难,咱不能不管。

  过晌午了,走完了几家,李春凤才缓下劲来。她说:“咱的日子过得去了,不能不管那些过不去的人,我把心分给他们一点,就都过得去了,谁看着心里都高兴。”

  走亲串户收来万件衣裳

  李春凤出了名。在石硼村不仅是残疾、智障人,就连困难户,还有附近的民工,缺衣少穿都爱找李春凤。30年来,经李春凤的手,送衣服近万件。这么多的衣服从哪里来呢?

  李春凤说,每到换季,就把自家一些不合体的衣服送给适合穿戴的弱势人群。满足不了需求时,就发挥娘家、婆家姊妹多的优势,向他们要不穿的衣服,还专门买来一台缝纫机,改做缝补。多年下来,靠丈夫跑运输家庭还算富裕的她,在亲戚朋友中成了专收旧衣服的“穷人”。

  2004年夏,李春凤随成家的儿子到郑州二七区亚星社区照看小孙子。初秋的一天,正带着孙子在街边玩耍,一阵呼呼的风吹过,片片黄叶哗啦啦落了满地。李春凤的心头突然又是一颤:天就要冷了,那些不会自理的乡亲御寒衣服还没有着落。她说,看到满街的落叶在颤抖,就像看到了他们还穿着单衣在打哆嗦。

  李春凤当即决定趁双休日儿子媳妇休息,在城里筹集更多更好的衣服。她花260元在旧车市场买了一辆脚蹬三轮,挂上一块“帮助残疾人收旧衣服”的牌子,四处收购。

  收旧衣服也不容易,不是你出钱人家就愿意卖给你。开始走街串巷时,就有人说她:“收破烂就收破烂吧,还打着帮助残疾人的招牌,不就是不想出钱或少出钱吗?”有时,哪家给的衣服多了,她就问人家的电话,想等以后有机会一定想法感谢,但常常不但得不到电话,还要接受怀疑的目光。

  第一次从郑州往老家送衣服时,李春凤可着劲儿将棉衣、棉被等往车上装,堆得将近一人高,足足200多斤。星期六一大早就兴冲冲地回家了,骑了三分之一多的路,却累得两腿酸困,还不停地抽筋。她想给在老家的丈夫打个电话让来接接,这才想起来一大早急着回来只记住拿上打气筒和钳子了,却忘了装有手机和钱的小包。身上没有一分钱,渴了,饿了,她只能流着泪,咽口唾沫,歇歇再骑。30多里的路,她硬是坚持走走歇歇,用了将近6个小时。

  好心人感动好心人

  好心的李春凤把做好事当日常习惯,走到哪儿都想着该做点啥好事,心里才踏实。她不但使那些困难的人群生活有了着落,也感动着周围的许多人。

  “5·12”汶川地震后,正在照看孙子的李春凤就在所在的亚星社区报名想到汶川当志愿者。未能如愿后,她就主动无偿献血。

  李春凤说:“我们村里还有很多人生活艰难,需要帮助,我也拿不出很多钱,就尽最大限度献400毫升吧。”村里还有很多人生活艰难,需要帮助?亚星社区书记周艳红得知石硼村的情况后,被这位朴实的大嫂深深感动,当即决定动员社区力量也帮她一把。第二天,周艳红就发动社区向石硼村捐衣服 5000多件,还有米、面、油和现金等。后来,又连续6次向石硼村捐送衣物,每次都是满满的一大车。还为幼儿园的孩子们捐赠250多个书包,300多套童装。

  前不久,在二七区民政局和亚星社区的帮助下,李春凤投资3000多元买来货架,建起石硼革命老区爱心110超市,存衣服近2万件,还有面粉、大米、食用油。现在,充裕的衣物,不仅供村里26户残障家庭领取,其他需要的家庭和邻近村的困难户、附近的民工也能来各取所需。

  现在,在爱心110超市里,每天都有需要的群众来拿取衣物。李春凤一天到晚就守在超市里。她说:“我一辈子除下照顾自己的家庭外,一直都是在忙活这些残障家庭的吃喝拉撒,没干过啥工作等正经事。”

  让每个孩子都过上好日子

  李春凤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那些天生智障或年幼就不幸残疾的孩子。她像亲妈妈一样,不仅送衣物照顾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还关心着他们的前途和未来。

  “新军,婶子给你买了几本理发方面的书,别着急先看着,婶子正给你联系着学理发的地方。”今年17岁的杨新军因腿致残而辍学,父亲憨实,妈妈又因病而去。李春凤待他像亲妈。

  李春凤想让新军学一门技术,将来好成家立业。因此,这一段时间她一直忙乎着想给新军联系一个学理发的地方。

  李春凤又给低保户刘福来遗留下来的两个聋哑孩子送来了衣服和一袋米、一桶油。4岁的小女孩刘甜甜看到李春凤一进门,就跑过来扑到她怀里。给甜甜洗过脸和手后,李春凤给她换上一条红色的连衣裙,并告诉兄妹俩的弱智妈妈说,再过两年,6岁的甜甜就可以到荥阳市聋哑学校上学了。

  跟着淳朴的李春凤采访一天,笔者无时无刻不被她的慈爱之心感动着。在记者的感叹中,李春凤总是说:我觉得自己也没做多大的事,也就是拉他们了一把,也没啥好说的,你们要写就写写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③12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