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老吉】“上大学,母亲是我唯一的牵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08:47  燕赵都市报

  出场人物:行唐县龙州镇北街村考生杨静

  燕赵都市报记者任学光实习生 贾晓静

  7月21日,本报“王老吉·学子情”助学活动回访第五站来到了行唐县贫困考生杨静家。知道我们要来,杨静特意给打工的饭店请了一小时的假,早早地就在巷口等着我们。

  

【王老吉】“上大学,母亲是我唯一的牵挂”

  落难母女相依为命

  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尽头的一户院落就是杨静的家。破旧的杂物横七竖八堆在院中,废弃的塑料瓶零落地散在屋门口,房间窗户上有的连玻璃也没安,只剩几根锈迹斑斑的铁杆嵌在那里。杨静告诉记者,因为父亲去世,姐姐出嫁,家中只剩她和患有精神病的母亲,院子好久都没有收拾过了。

  “你们来了,屋里坐,”看到记者一行,杨静的母亲礼貌地打着招呼。除了目光有些恍惚外,杨静的母亲此时看起来还是很平静的。“现在没有犯病,妈妈的头脑还算清醒,但犯病时很吓人,周围的邻居都挺怕的。”见到母亲和记者搭话,杨静提醒到。

  杨静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父亲一个人靠卖鸡蛋供自己和姐姐上学。妈妈虽然患有精神分裂多年,时有发作,但在父亲的照顾下病情还算稳定。但2004年起,无情的灾难频频降临这个原本就不幸的家庭。

  “2004年,爸爸在街边卖鸡蛋时被一辆摩托车撞了,鼻骨受损。”杨静红着眼圈说,肇事的司机还逃跑了,父亲的医疗费只能自己负担。2005年,噩耗再次传来,父亲因劳累过度患上了尿毒症,“起初父亲隐瞒了自己的病情,我和姐姐是后来才知道的”。杨静告诉记者,当时姐妹俩上学,母亲精神有问题,父亲为了不麻烦别人也为了节省路费,只身一人拖着病怏怏的身体前往山东潍坊求医。透析、电疗、吃中药,花去了四、五万元的医疗费,家中全部的积蓄也没能留住父亲的生命,家里的顶梁柱“塌了”。

  坚强姐姐扛起家庭重担

  母亲受父亲去世的刺激,病情愈加严重。“犯病时,妈妈神志不清,在大街上乱跑乱跳,有时会跑丢,有时会从家里的屋顶上跳下来,更严重时会拿着菜刀到邻居家乱挥乱砍 ……”说起母亲犯病时的情况杨静心有余悸。杨静家隔壁的邻居也向记者证实,杨静的母亲患精神病十几年了,犯病时十分可怕,也会打扰到附近街坊的生活,但是大家都很体谅杨静家的难处,没有人计较。

  上高中期间,杨静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到学校叫她,那意味着母亲的病又犯了。杨静告诉记者,“高中按规定是两个星期回一次家,但班主任知道我妈妈的情况,批准我每个星期都能回家。有时母亲病重时,我每天都要回家照看母亲。”

  父亲去世后,家里的重担全压在了姐姐杨娜的身上。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杨娜一年多前选择了结婚。在别人给她介绍对象时,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对方要接受她患病的妈妈,要和她一起供妹妹上学。幸运的是杨娜找到了一个善良朴实的丈夫,在婚后毫无怨言地和她一起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不幸的是杨娜一岁的孩子今年又得了重病,光手术费都花了4、5万。为照顾孩子杨娜现在也无法出去打工,而爱人一个月只有700元的收入,家里的生活变得非常拮据。

  

  “再难也要上大学”

  在杨静住的屋子里,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奖状密密麻麻贴满了半个墙壁。其中还不乏诗文朗诵、女子200米第二名、400米第四名等奖状。“我一直以来都是班干部,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尤其是体育特别好。”一说起上学,杨静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杨静是个坚强的女孩,虽然边读书边照顾母亲,但求学之心从未动摇过。在采访中,杨静不止一次地说道:“我只有好好读书,我们家才有希望。”

  但是杨静也有自己的担忧,自己去上大学了,患病的母亲怎么办?她告诉记者,今年高考自己考了542分,报考的学校都是省内的大学,这样假期自己就能回来照顾母亲了。平时只能拜托姐姐多来看看母亲了。

  临别前,杨静在自己的助学申请书上这样写到:“是‘王老吉·学子情’助学行动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相信富有爱心的叔叔阿姨们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走出困境!我定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