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接过剧透的接力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10:16  深圳晚报

  

接过剧透的接力棒
陈道明剧中表演可圈可点。

  看《唐山大地震》观影最大感受,就是这把当了剧透的最大受害者,关键情节走向,关键包袱对白,哪哪该怎么着,哪哪该说什么,全知道,所有肯綮上的事和话,这两天报纸网络上都写烂了。这下知道自己这个职业的可恶了,简直就是观影乐趣杀手,怪不得冯小刚导演,把影评人和用刀砍孩子的凶手一起说事呢,如果电影是他的孩子的话,所有说“不”字的影评人,包括娱记,都是凶手,但是剧透应该是他的团队的意思吧,不把全国各地的娱记大量弄到北京先睹为快,然后分头回到祖国的角角落落当剧透线人,这么大的动静,不里应外合,做不到吧。

  事到如今,明知可恶,敬业要紧,反正剧透工作已经铺开,也不在乎我再多透一点。

  首先《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名,远远不如它的英文名《after shock》(地震之后)贴切,前者太容易让人联想到钱钢的同名报告文学,那种全方位的现场的全景描摹。这部电影不是我们想象的《2012》、《灾难地带》、《海啸》那类的视觉刺激为主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除了开始那10分钟地震场景够IMAX够现场够灾难之外,其他的两小时,基本就是一个伦理剧,讲地震之后,灾民永不磨灭的伤痛。那绵延一生的剧痛,像心灵的活火山一样,随时随地爆发和伤害,哀鸿遍心野。城市可以浴火重生,人没就是真没了。一个家庭,爸爸死了,妈妈面对儿子女儿只能救一个的残酷选择,救了弟弟,然后心碎一生。意外生还的女儿灾难性格烙印明显,始终走不出那句“救弟弟”,怨恨一直扭曲着她的生活和之后走进她生活的养父母。最后姐弟两人在汶川地震的救灾现场相遇,姐姐说,看到弟弟那一瞬间,她就开始恨自己,因为一句“救弟弟”折磨自己和亲人32年,“他是我的弟弟啊,他能活着多好啊”。这样的人生瞬间当然很戏剧,人生死扣得到解脱和救赎,生命脆弱,大爱无疆。这样的场面,太戏剧了,只属于电影。

  唐山大地震,我是在北京经历过的,至今清晰记得那个1976年7月26日夜里,那个瓦片像纸片一样漫天飞扬,地光刺眼的夜。当时我比电影里的方达、方登稍稍大一点,被爸爸夹在胳膊下跑出来,经过妹妹住的房间时候,我大头朝下,看到妹妹正撅着屁股往床底下爬,当时脑袋是木的。现在想想,那夜如果妹妹出事,我就是爸爸救的方达,妹妹就是被放弃了的方登。我不知道这是我爸爸的主观选择先救大的,还是因为顺手就把我先拎在手上了。总之那夜妹妹像方登那样,被放在了第二位,事实上,这事对她影响不小,她有很明显的被忽略症候,不是这部片子,我想不到这些。那天夜里,我还亲眼见到隔壁的邻居大妈头披棉被,从东跑到西,终于还是被一面余震中倒塌的山墙砸倒,血顺着脸流下来,肉身脆弱,那是初次的印象,那些场面在看电影的时候,全部在脑子里再现了,灾难经历者和灾难观摩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我应该算次亲历者观看代表,带着自己的经历来的。

  从来很服冯小刚,他拍商业片基本没失过手,包括这部,票房5亿不是梦,关键是他把观众当事,而不是就顾着自己当大师自己爽。虽然他常常对着记者发飙,那是因为护犊子,对电影这个儿子来说,他是个好爹。不怕再惹他发飙,还是要对电影他爹说点但是。

  1996年,唐山大地震20周年的时候,我去唐山采访过,我觉得唐山人没有沉溺于失去不能自拔,他们像他们的口音那样,集体有股子充满知天乐命的劲头,那是一种城市性格,一种灾难重生的本能。而不是像徐帆演的妈妈那样,能在儿子第一次带女朋友回来这样的高兴的时候,都要因为死去的丈夫和女儿,找点别扭的那个劲。当然冯小刚要讲的不是普遍定理,而是要塑造戏剧冲突比较集中的、极端一些的形象,所以有时候批评者和导演说的不是一个事,导演说要讲一个特殊的故事和人性,批评者提出的大众规律性思索,一艘渡船,各有各的抵达。这是我看到冯小刚在成都骂一个女记者“没人性”想到的。那个女记者说电影中妈妈的形象鼓励固守和封闭灾难心情,不释放自己,把冯小刚惹火了,没人性的话都骂出来了。四川的地震创伤,应该比唐山新而更疼,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对唐山的印象一样,乐观地重新开始对汶川人来说,是最对的姿势,而不是做很极端的戏剧人物。如果想清楚了,记者要说的是这一片,导演要拍的是那一个,就没有那么多架吵了。

  说一句演员吧,陈道明演的最好,把一个跟养女一下就对上眼、慈爱一生的爸爸演得很感人,他近年演的角色都偏狠,狠角好演,慈悲难描,所以说他这次尤其好。徐帆也不错,人艺的底子就是好。张静初本色了些,层次略单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