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入托,谁等得起五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11:01  大众网-齐鲁晚报

  相关部门正是因为一直纠结在种种宏观研讨中,幼儿园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才止步不前。在普通民众的眼里,建设一所幼儿园到底需要多高的成本?

  □陈方

  公立幼儿园进不去,私立幼儿园名额紧张价格上涨,北京天通苑地区今年学前班费用甚至涨了70%,这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有很大压力。家长对此一声叹息:“入托难,难于上大学。”专家认为,缓解入托难问题中国还需要五年时间。(7月22日《中国经济时报》)

  无奈背后更多的是焦虑。面对入托难的困境,这些年公立幼儿园非但没有随着入托人数的增长而增加,反而在大量减少,这种情况在一线大城市更加凸显。据报道,北京全市幼儿园只有10%是公立幼儿园,从1996年到2009年这13年间,北京市内经过正规注册的幼儿园数量减少了一半还多。民办幼儿园倒是有增长的趋势,但民办的幼儿园按照市场运作,高昂的入托费用让收入普通的人们望而却步。

  “入托难入园贵”的困境何时才能缓解?专家的解析恐怕又让我们浑身发冷。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上近两年生育高峰来临、非户籍人口不断增加、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专家认为导致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至少还会困扰我国五年。有关部门和专家们总是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为“入托难入园贵”开脱责任,那些看似“宏观”的理由总能在不经意间掩盖普通人的焦虑。比如,目前指导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度尚不健全、投入体制不明确、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匮乏等等问题都是幼儿园发展建设的绊脚石。可是,这些理由能够缓解民众的焦虑吗?

  如何发展学前教育,官方和民间众说纷纭,有人提议学前教育应该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有人认为应当动员社会力量办园……但无论学前教育应当如何定位、它的性质是什么,“入托难入园贵”的责任主体首先应当明确。只有明确了责任主体,公众才能知道依靠力量来自哪里。而责任主体是谁,政府当然责无旁贷。

  “政府有为,娃娃有位。”随着入托难问题的凸显,舆论也不止一次地批评政府相关部门正是因为一直纠结在种种宏观研讨中,幼儿园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才止步不前。从长远考虑对问题的宏观走向慢慢研讨固然没错,但是在问题没有完全论证好的情况下,面对激增的入托需求,政府部门是否也该积极行动起来加快幼儿园的建设呢?在普通民众的眼里,建设一所幼儿园到底需要多高的成本?一幢不算豪华的平房、一批简易安全的游乐设施、一批零零散散的玩具、一批学历不用很高的幼儿教师罢了。与豪华的政府办公楼或者官员们每年公款消费的支出相比,幼儿园的建设成本真的很高吗?

  “入托难入园贵”为何迟迟不得缓解,归根到底这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得不到有效缓解的问题如出一辙。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连生的眼里,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政府部门不是管不了,而是没有痛下决心,因为这种现状对它本身没坏处。一方面,能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人,他们的子女正在享用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奇货可居,教育部门的强势地位也因此凸显。 以此论之,“入托难入园贵”的问题解决起来如此“艰难”,恐怕还是因为那些掌握着权力的人,他们的子女大概没有这方面的体会。

  我们承诺要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就从当下解决“入托难入园贵”开始吧。五年的等待太过漫长,还是只争朝夕更为要紧。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