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就事论事的“强拆”是纸糊的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17:27  国际在线

  2010年7月22日央视《新闻1+1》播出《有一种“强拆”叫公平!》。7月22日,广州二沙岛违建别墅开始强行拆除,现场200多名工作人员,40名携带拆迁工具的工人,还有两台大型钩机。有舆论认为,违建别墅估计超两亿,拆除别墅的行为涉嫌浪费纳税人的钱,是不是有另外的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比如说罚款。(央视网7月23日)

  广州市政府的“强拆”虽然花费代价巨大,但一定程度上捍卫了法律尊严,也树立了政府的某些威信。不过,如果把此番的“强拆”看作是公平的终点并大唱赞歌未免太过,总觉得这种观点陷进了以拆代惩的误区,既不可能真正警醒当事人,也难以令潜在的违建者“足戒”。

  “强拆”之所以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全因违建量大涉及房产超两亿。实际上,无论是两亿抑或不足两百元的鸡窝式小棚,只要是违建其性质并无太大差异,无论是自拆还是政府强拆恢复原状乃应有之义,这是其一。其二是,违建本就是违法,在“违者必纠”的法理逻辑下,无论是自拆还是“他拆”,终不过是一种纠偏之举,与惩戒无关。这就好比开车闯了红灯,总不能仅仅将车倒回线内便万事大吉。如果没有惩戒,试想那些鸡窝式小棚是否可以今日搭一个,明日建一个,任由政府“强拆”,一旦政府顾及不暇,或者疏于监察,是否意味着这样的违建就可以摇身变成“历史遗留问题”,至而披上合法的外衣呢?

  就事论事的“强拆”,终不过是纸糊的公平,看似颇具声势,但并没有体现出丝毫惩戒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以拆代惩之举,实质是并不具备普遍意义的一次“执法秀”。更深一层的用意在于,可能因为“强拆”的张扬与惹目,反倒引走了公众的视线,回避了因为惩戒可能与违建背后纠结权力直面交锋后脸红脖子粗,这还不谈交锋的胜负问题。

  就违建房来看,虽然有跟风从众心理的问题,但现有监管约束机制对带头的“第一个”打击不力则是根本原因。有报道称,违法建筑已占深圳市建筑面积三分之一,表面看这背后是因为强大的利益驱动,实际上也搅和着各色权力。正是基于现状,该市政协委员李治民建议,将违法建设行为列入刑事检控范围,对违法建设的直接责任人通过司法程序追究其法律责任(羊城晚报6月4日)。

  “强拆”虽然可以拆掉一栋栋违建房,但拆不掉权力违法嗜利的贪欲之心。当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借助监控器、直升机,乃至卫星加强监管力量时,那些隐藏于违建身后的权力却一次次轻松消失在公众视野,到底是不知真相,还是不愿较真,这不能不令人生疑。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即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只要权力违法没有付出必要的成本,那么,在逐利之心的驱动下,权力难免继续挖空心思,瞄准下一个公共利益目标故伎重演。(禾刀)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