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统筹城乡 文明成都的总抓手

  【编者按】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特别是近两年来,紧密结合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实际,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动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全面提升城乡和谐、文明程度。

  今日起,本报将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新视野下的文明创建新理念”、“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标下的文明创建新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的文明创建新成果”、“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彰显我市文明创建丰硕成果”、“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下的文明城市新未来”五个主题,连续推出五篇报道,全面展示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特色和亮点,敬请关注。

  自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确立了“全域成都、全面创建”的文明创建新理念,建立了以“调度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坚持“以测促创”的文明创建工作方法,真正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动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

  在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之后,我市坚持用统筹的理念、创新的办法、刚性的措施、长效的机制,突出抓好坚持“全域成都”理念在全域范围开展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实现了全域成都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共享文明成果。如今在成都,无论你身居城乡,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都能享受到文明城市建设带给这座城市的变化。

  全域成都 全面创建

  文明城市,是城乡一体的文明。

  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推进城乡一体化高度契合,成为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大特色。

  从2003年起,在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中,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按照中央文明委和省文明委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全域成都、全面创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日趋和谐。

  全域成都,全面创建,这一显著的成都特色由来已久。早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启动之初,我市就打破了城乡界限,着眼于涵盖城乡全体居民,实施文明县城、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的创建,把创建覆盖面从中心城区和郊区,扩大到所有市县,延伸到乡镇和农村,有效地促进了以城带乡、城乡联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确定后,就成为成都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更高标尺和重要抓手。七年来,成都坚持以大城市带大农村,全域共创,全域共享,全面提升城乡文明、和谐程度。孜孜追求下,一个覆盖城乡的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养老保险、耕保基金……成都为弥合城乡差距的努力,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范畴。

  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普惠民生为目标的改革仍在继续。

  在2008年末,成都又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并推进将文明创建工作继续向乡镇和农村延伸,构造“全域文明成都”;今年以来,成都又全面启动了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四大基础工程”;今年6月,我市开展“治三乱、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以来,乱丢、乱扔现象已经降了7成……

  文明创建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更好地改善民生,让城乡居民共享文明成果。

  现场调度 高效督查

  文明创建,指标众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尤其需要构建一个体制顺畅、重点突出、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制度体系与工作网络。

  梳理发现,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不少都缘于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粗放的管理模式造成城市管理空间位置不准确、时间不准确、责任不清晰。2008年1月起,每周两次的创建工作调度会为各种庞杂、琐碎的城市管理问题立下规矩。此后,调度会又“走”出会议室,来到城市管理一线,现场梳理职责,追问管理责任,一道道久而未解的难题通过现场调度迎刃而解。

  从调度会到现场调度会,不仅是“会场”地址的细微改变,而且是创建工作协调机制的更加通畅,是创建工作落实为民利民理念的更求实效。

  与调度会相辅相成的是督查制度。督查内容和点位实现全覆盖,充分整合各部门、各区督查资源,对菜市场整治、街道设施维护、路口交通秩序、出租车规范服务等各项指标,集中力量进行督查。一旦被督查组在明察暗访中发现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必须立即整改。

  调度会承担决策职能,督查组承担执行职能,彼此呼应,推动了创建工作,更为今后城市管理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建立和完善文明创建督查工作全覆盖、精细化、常态化的长效督查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成都首次面向社会招募了一批市民督查员。目前,这支覆盖中心城区77个街道办事处辖区的市民督查员队伍,已经达到了150人。督查工作以中心城区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为片区,按照分片包干、属地全覆盖精细化督查的原则,对城市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中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观察报告,监督问题整改。借助群众的力量,建立文明城市常态属地督查管理、责任到人的高效督查机制,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文明建设工作实效。

  以测促创 常态管理

  文明是一个具有指数化属性的概念,城市文明的评选更是一个可量化的测评系统。

  从综合文明指数测评到城乡环境综合测评、文明交通秩序测评,再到窗口行业测评……为了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成都组织“第三方力量”对文明城市建设的各项内容开展公正测评,实施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作为衡量城市文明、和谐程度的“标尺”,描述城市文明发展状态、评价文明发展水平、研究文明发展规律、考核文明创建成效,有力推动了文明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

  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开展“十大提升行动”,剑指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确保文明城市建设向长效管理转变。

  在长效机制上做文章,在常态管理上下工夫,这是我们创建工作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法宝”,又是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精髓所在。

  有了这样的“法宝”,面对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大考”,我们多了一分从容、多了一分底气。去年,国家统计局组织所属调查队对全国114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进行了测评。作为中西部城市,与众多实力出众的兄弟城市“同台竞技”,成都公共文明指数在省会、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三位,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明显上升。

  着眼于为民、利民和全面提升文明程度,已经成为这个城市一以贯之的内在追求。紧密结合成都试验区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成都将以更高的标准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突出抓好坚持“全域成都”理念在全域范围开展深化文明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本报记者 李影 张婷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