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媒体曝光到居民赞扬

  本报曾对建设路附近的建设支巷、培华东路和建设南路、建设南新路等路段的店铺占道经营、街面卫生、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绿化带受损等不文明问题进行曝光,引起了建设路街办的高度重视。昨日,记者再次来到现场进行回访,这些曾经曝光的街道有了明显改善,不仅人行道变得整洁,而且非机动车的停放也变得非常规范,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看着环境变得越来越好,附近居民喜笑颜开。

  划定范围 规范停放

  昨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来到建设支巷,相对于之前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店铺出摊占道等脏乱现象,现在市场门口和街道两边共划定了八九个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而靠近市场的人行道上,店铺出摊占道现象也没有了,商贩都把自己的摊位移至屋檐线之内。

  在培华东路,记者看到以往凹凸不平的地面得到了修复,曾经凝了一层又一层的油渍已被清除干净,旁边的垃圾也清理了。在高地中心周围,在广场边沿处,隔着商铺大约五六米远的地方,划定了白色的停车区域。商家的电动车、自行车的车头都朝着一个方向摆放整齐。在各个路口人行道处,几名环卫工人在不停地扫去淤积的雨水。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整改确实显成效了,不文明现象遏制住了。

  非应景之作建长效机制

  建设路街道办事处田莉:针对出现的这些不文明现象,我们全面启动了整改工作,在及时整改的同时,我们还着重于建立长效机制。

  整改工作分两块,一方面由城管管理辖区内店铺出摊占道,街面卫生保洁,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和流动摊贩等问题;另一方面由办事处机关人员以社区包片、包院,主要是针对院落的地面卫生,院落非机动车归位、乱堆杂物等问题,组织清运队伍到各个院落清理,有单位的依靠单位和物管进行管理。这些都不是应景之作,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

  除署名外本版稿件由成都日报文明巡访特别报道小组记者 杨甦 曹宇阳 李霞 付启 蒲兰 采写 摄影 张鸣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