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乡是一道耐读的风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4日06:36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周楠

  7月23日 星期五 多云

  观看世博会,徜徉于各个场馆之间,我们会体味不同国家的灿烂文化,领略各有千秋的风土人情,进而赞叹多元世界带来的和而不同之美。不过有个现象很有意思,也理所当然:几乎每一个世博游客,都会想看看自己家乡的场馆。

  受韩正市长之邀来参观世博的台湾中学生,没进园前就对中国馆和台湾馆充满了期待,入园后更是在馆内看得沉醉。当中国馆的影片“历程”播放到汶川地震时,几个台湾女孩悄悄抹起眼泪;当片尾一个孕育的婴儿出现,寓意中国美好的未来时,孩子们显得那么振奋。“更深地了解祖国历史之后,我有一种自豪感。”中山女高的张世如说。在台湾馆的点灯水台前,孩子们默默祈福,三重高中的戴仕杰在台湾燃放过天灯,“尽管形式较传统有了变化,但能在上海世博园点灯祈福,带来的感动比以往更特别。”

  这让我想起了丹麦朋友简妮。在丹麦土生土长的她,一进世博园,便直奔丹麦馆。在小美人鱼面前,她看得如痴如醉,还特意让我拿相机帮她拍照。“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去哥本哈根看望她。她现在上海世博园,一定特别想见见家乡人!”看到丹麦馆的自行车,简妮又激动起来,“丹麦87%的人是骑车族。”当我为展馆墙上的一句话“在丹麦你不必常常祈祷,因为我们彼此信任”所打动时,简妮已经和馆内工作人员、她的丹麦老乡聊得眉飞色舞了。

  再看这两天的世博园,寻根的海外华人络绎不绝。在各个国家馆前,拿着国旗照相的本国人也不少,脸上写满了自豪……

  其实,也不用拿别人说事,我这个南京人可是在首次进世博会就去看了江苏馆。乍看地方不大、东西不多,细看之下倒是长了不少见识。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家的能工巧匠,居然串起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金——南京金箔、云锦;木——苏州檀香扇、常州梳篦;水——镇江香醋;火——秦淮荷花灯;土——宜兴紫砂壶、惠山泥人。一旁的老乡笑了:“我们江苏的传统文化,那可不是吹的!”

  为什么我们那么想看家乡的馆?问题一经抛出,引来答案无数:“因为亲切!”“好奇家乡的馆会有怎样的展示。”“那是最容易遇到老乡的地方。”“我爱家乡!”……没错,纵使在被称作“万国博览”的世博园,我们的家乡情结也依旧如故。当心目中的家乡以这样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或许勾起了儿时的回忆,或许发现了新的美好,或许操起了乡音,或许导游般地向朋友介绍,而对它的展示无论是赞叹还是失望,都不会妨碍我们心中这道风景是如此独一无二,并且永远耐读。

  某种意义上,世博会也是我们的寻根之地。谁不说家乡美?此时、此地,换一种形式欣赏家乡,兴许有不一样的美感和意蕴。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