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伪百强”传递什么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4日09:11  东方网-文汇报

  万润龙

  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日前公布了2010年度浙江综合百强企业,排名86名的兰溪自立铜业有限公司年度销售额虽然超过68亿元,但该企业2009年度却亏损3800万元。

  类似的情况往年也出现过。在2008年广东工业百强榜上,有15家企业亏损,平均亏损额达到11.7亿元。山西省2009年企业“百强”榜单上,有11家亏损企业上榜。

  而一些规模效益俱佳的企业却被排除在百强榜之外。比如阿里巴巴,2009年营收38.75亿元,净利润10.13亿元。据称,阿里巴巴之所以进不了浙江综合百强企业的榜单,一是该企业的营业收入还不够,另一原因就是该企业没有报名参加评选。

  亏损企业进了百强榜,充满活力和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却名落孙山,这就让人怀疑这百强企业的真伪。联想起去年9月5日“2009中国企业500强”在杭州出炉,国资委李荣融主任就说过“500强更像500大”。纵观中国名目繁多的“强”、“佳”、“优”等荣誉性评比或排位,有多少评选名副其实?

  对于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而言,眼下最紧要的是做强,而不是一味求大。国内外诸多事实一再证明,泥足巨人不足效仿,强身健体才是硬道理。因此,百强之类的评选,应当把着眼点放在强上——除了销售收入外,至少还得看净资产、纳税额、净利润等指标。只凭销售收入一项论英雄,甚至把那些连年亏损的企业也送上榜单,这样的信息,正效应不大,负效应不小——它有可能误导企业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自身内功的修炼。如此百强榜,不评也罢。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