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惠民生,“规定”“自选”动作齐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5日06:16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徐敏 谈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是否美好,日子过得是不是开心,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宝山区七牧场小区的居民们很开心。这些天,他们掰着指头算日子,“再过几天就能拿到新房子的钥匙啦!”该小区是宝山首个“拆除重建、居民回搬”的拆落地旧改项目。老房变新房,怎能不开心?

  上钢二村居民蒋新生总是开心地念叨:“我居住的小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以前120救护车开不进,现在综合整新,道路拓宽了。借世博会的光,我们的居住环境改善了。”

  城市发展、经济繁荣,都应以提高百姓的福祉和幸福感为目标。今年以来,上海一手抓办博,一手抓发展,着力把惠民生与促发展、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解决群众高度关心的突出民生问题。

  迎办世博,“面子”“里子”均更新

  道路整洁、草木葱茏、花香怡人、一片片旧居住区改变了模样、一条条高架道路披上了新衣……因为世博会,上海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和世博园隔着一条路的雪野二村,被居民称为“打开窗户,园区景致近在眼前”。更令居民甜在心头的是,自己所在的这片老式小区因为世博焕发新的生机:政府前后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平改坡、外墙立面整治、灯光工程、会所广场建设等。年过七旬的黄永庆笑言借世博的光,“很满足很开心,有亲戚来,面子更足了!”

  以迎办世博为契机,一系列的市容建设工程让城市的“面子”更光鲜。

  数据为证:世博开园之际,本市1360万平方米车行道得到整修改造,439万平方米人行道完成整治,彻底改变1000余条中小道路周边“脏、乱、差”现象;建筑民居方面,全市共完成旧居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5082万平方米,综合整治了1996年前旧高层1312万平方米,数百万市民的居住环境都有了不同程度改善。街区风貌也大变样,全市共重设或改造修复了8万余块店招店牌,粉刷街区立面600余万平方米,围墙修复130余万米。

  “面子”要打扮,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里子”也需要更新。迎办世博期间,全市共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5693万平方米,更新外迁水表81万只,改造水箱3.09万个,更换水管963万米,不仅使居民用水质量明显提升,用水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

  除了全市性的“规定动作”,本市各区县还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惠及民生的“自选动作”。 (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如马桶工程、厨房工程、家门口工程等。通过对部分老式里弄房由内及外的综合整治改造,许多居民共享了迎世博成果。仅卢湾、虹口两区,就有5500户老式住房居民告别木质马桶,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抽水马桶,解决了长期困扰老房子居民的如厕问题。

  “一等大事”,建设保障性住房

  住房是时下突出的民生问题,各级政府想方设法解题。

  7月10日,历经“两级审核、两次公示”,闵行区472户申请家庭成为上海首批参加经适房供应试点公开摇号的家庭。他们按照摇号取得的轮候序号,参加之后的选房购房。家住古美八村的陆女士早早等在摇号现场,难抑兴奋之情,“我们一家三口住42平方米的一室一厅,要不是有经适房,实在无力改善住房。现在好了!”两天后,另一试点区徐汇的1674户申请家庭,也通过公开摇号排定轮候序号。

  建设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是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大事。本市坚持以保障性住房为核心,一手抓重点工作推进,一手抓重大政策研究,积极建设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旧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等,齐头并进。

  宝山区七牧场小区里,原先的老房子可称得上“水深火热”:10多平方米的灶间6家合用,一起烧饭转身不开;没有卫生间,只好天天倒马桶。要改造却碰到难题,因为小区不属于功能区域,难以列入成片改造,而且土地使用权也由牛奶公司和宝山区共有。最终,宝山区与牛奶公司达成一致:公司将3829平方米土地无偿转让给宝山区,由区里出资3000万元实施拆落地改造。区里相关部门根据每户房型“定制”改造方案。仅用一年多时间,七牧场小区老房变新房。改造后的新小区整体规划、环境面貌、配置设施等均按商品房要求高标准建设。

  创新机制,社会矛盾得化解

  社会发展进程中,总会出现各类矛盾,有的盘根错节,有的经年累积,有的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上海各级干部深入基层,不怕矛盾,敢碰难点,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

  闸北区变干部“等访”为主动帮老百姓“跑腿”,通过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减少重访、维护稳定。区里推出信访代理制,由街道、居委会干部及法律工作者担任信访代理人,与信访人签订代理书,代信访人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帮助促成信访事项妥善解决。

  芷江西路某小区有10棵参天大树,影响居民采光和通风。居民向绿化、物业反映多次,迟迟得不到解决,个别居民打算召集大家上访。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知情后主动上门,挨家挨户向居民请缨,由她来代理这次信访。经过街道协调,制订出既保护绿化,同时基本解决居民采光、通风、安全等问题的方案,有效避免了一场集体上访事件。

  化解社会矛盾,敢啃“硬骨头”。寸土寸金的静安区,遗留下一批动拆迁矛盾,逐渐积淀为信访积案。李女士因不满动迁安置常年信访,区领导带着化解人员一次次上门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拿出为她“度身定制”的安置方案。终于,李女士办理了相关手续。此后,工作人员又到李女士实地安置处回访,帮助解决最新困难。静安区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动拆迁矛盾化解,各责任单位也设有维稳专项资金。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