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桂林:在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发展旅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5日06:42  南海网

  关停漓江沿岸污染企业、截污清淤整治内湖、疏通打造环城水系

  桂林在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发展旅游

  “好山好水是天赐的,如果被破坏了,那桂林旅游也就失去了赖以发展的根本。”桂林市规划局副调研员游宇说,桂林旅游的主要卖点是它世界级的山水,因此,桂林发展旅游特别小心谨慎,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游宇告诉记者,桂林保护环境的经验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保护、建设、管理。保护好原生态环境,建设好环境工程,管理好旅游项目。

  “对于生态环境良好,没有破坏的山水资源,我们严格保护;而被破坏、被污染了的山水资源,我们通过整治、改造等手段,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恢复其原生态;对已经建设好的旅游项目,严格管理,绝不造成第二次污染和破坏。”

  严批项目 杜绝开发性破坏

  “无论是城市总体规划,还是某个具体的项目,我们都是慎之又慎的,是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和严格环评以后才批准实施的。”游宇说,正是基于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理念,桂林的发展一反其他城市的常规套路,竭力摆脱“沿江”发展的思路。“桂林要把一个自然、干净、美丽的漓江留给游客。”

  桂林在“保护山水城、建设园林城、发展生态城”的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下,严格项目审批,杜绝因不科学或者急功近利的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以改造“两江四湖”工程为例,就可以看出桂林执行环保政策的严苛程度,以及不计成本。因发展需要,桃花江上需建一船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修建船闸的方案提交后,桂林政府要求该公司做3个不同的方案比较优劣,同时组织专家进行严格的评审,评出最优方案后再公示。政府还要求公司按1:1的比例,做了个船闸模型放在实地观察,看看是否会影响破坏景观,最后才同意公司建造船闸。

  游宇说,在桂林,无论实施任何工程、项目,都必须做3个不同的方案,反复论证后择最优的最环保的方案。

  截污清淤 打造环城清水系

  桃花江,江名诗意而美丽。但几年前的桃花江,却名不符实,江水被严重污染。一个例子可说明桃花江受污染的程度,2007年10月25日,桂林750多人在桃花江胜利桥至仙人桥段江面,一天竟捞出水葫芦800多吨,同时被清理出来的还有7吨生活垃圾。而漓江流经桂林市区河段,还曾因为污染被称作“鸳鸯江”,江水一半清一半黑。

  “两江四湖”的整治改造,最初只是一个环境工程,游宇说,当时桂林城市水体发臭发黑,是非常令政府头痛的环境问题。当时,政府就希望通过整治两江四湖,打通这个在宋代时本就贯通的环城水系,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

  整治的主要手段就是截污清淤,把沿江沿湖排放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截流,清除河道、湖底的淤泥。“为了更科学更环保地进行改造,政府面向国际征集整治方案,最后采纳的整治方案是综合了多个最优方案后形成的。”游宇说,整治一期工程峻工,“两江四湖”面貌彻底改观,水质比预期的3类水质还高一个档次,达到了2类水质。“代价就是拆除了沿江沿湖的10万多平方米的房子,以及关停、搬迁了漓江、桃花江沿岸的50多家厂矿、车间。”

  如今,这个在当时看来有些巨大的代价,却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两江四湖”的改造,不仅为桂林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更为桂林打造出了一个新的4A级景区,还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奖。

  成立管委会 科学管理漓江流域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水采取治理保护的手段,山采取封山育林的保护手段。”游宇说,桂林的山遭受破坏程度不大,过去主要是市民砍伐树木用作薪柴,而水体则受到不程度的破坏。

  在大力治理漓江和两江四湖初战告捷之后,桂林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漓江生态环境”的行动,通过加强上游水源林保护、造林绿化、退耕还林等工作,使漓江流域森林面积达到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76%。

  “治理和建设都是一时的,但管理是长久的。”游宇说,城市建设光有好的规划还不行,规划了要严格执行;光执行也不行,执行完了还要建立起长效科学的管理机制。

  仅以项目为例,“两江四湖”改造工程一期峻工后,作为业主单位的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还通过强化项目管理的办法,节电节能、保护环境。管理人员不断淘汰高耗电能灯具,有计划地引进节能效果更佳的灯具,对电源开关实行科学调控,“两江四湖”的4万多盏彩灯,可照亮半个桂林城,但每天用电量仅是桂林大型商场微笑堂的25%。

  去年8月20日,桂林市委、市政府成立漓江流域管理委员会,对漓江流域采取科学、统一、规范、常态的保护与管理。在成立大会上,桂林市长李志刚说,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是中国的一张山水“名片”,一定要对它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开发。

  在得天独厚的世界级山水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桂林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为游客保住了明净优美的自然山水,以5A级景区漓江为代表的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闻名中外,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该市去年接待游客1860万人次,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351.21亿元,增长14.1%,桂林还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城市。

  本报记者 范南虹 周元 通讯员 黄荣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