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官的真情比知识更能化解矛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5日10:04  法制日报

  

法官的真情比知识更能化解矛盾

  本报记者李松黄洁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陈昶屹虽然有着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的头衔,却将一句“法官的真情比知识更能化解矛盾”时常挂在嘴边。

  也正是因为其能内休才德、外体民情,虽身为“80后”,陈昶屹已能担纲诸起具有重大影响力案件的审判工作。这其中,就有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京城名案———“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诉百度公司侵权”一案。

  “现在开庭!”陈昶屹敲响法槌后,用洪亮而低沉的声音宣布开庭审理,庭前的喧闹顿时变得肃静。

  因蔡继明领导的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方案中,包括取消五一长假在内的大部分内容被国务院发布的相关休假决定所采纳,蔡继明认为自己“遭受了来自网络的极端暴力侵害”,而这一暴力侵害直接来自于百度贴吧,蔡继明遂将百度告上法庭,要求关闭“蔡继明吧”并赔偿200万元精神损失费。

  面对这一由于互联网而引起的具有广泛、重大影响的新型案件,年轻的陈昶屹在法庭上没有丝毫的怯场。3个半小时的庭审中,陈昶屹耐心倾听、细心询问,整个庭审过程驾轻就熟。

  虽然此时能担此大任,但5年前,陈昶屹还只刚刚完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离开校门。当时的他坚信,作为一名法学毕业生,追求真理、主持正义、维护法律的尊严,非法官一职莫属。经过激烈的竞争,陈昶屹如愿进入全国模范法院海淀法院,从事一线审判工作。

  接下来的3年内,每一份卷宗、每一个当事人,陈昶屹都投入百分百的精力认真对待,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母校的民商法专业博士。3年后,陈昶屹被任命为法官。

  五年来,从解决简单纠纷,到参与“赵本山诉新浪公司侵权案”,到主审“吕平波(水皮)诉指南针公司、百度公司侵权案”、“金巧巧诉清华同仁公司侵权案”等一批名案;从第一次坐在“审判长”席位上的暗自惶恐到接受媒体访问的侃侃而谈,陈昶屹很喜欢用著名作家臧克家的一句“休凭白发亦称翁”来形容自己的蜕变。

  “真情往往比知识更能化解矛盾”

  在陈昶屹审理的案件类型中,除了劳动争议案件处理难度较大外,还有一类同样棘手的案件就是医疗纠纷案件。几年来,陈昶屹审理了几百起医疗纠纷案件,他最大的体会就是,寓情于法才能促进医患和谐。

  “审结案件并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法官只有保持最大的诚恳与善意,才能在结案的同时化解双方的误会与矛盾”。陈昶屹颇有感触地说道。

  陈昶屹回忆起他不久前办理的一起医疗纠纷案件,言谈之间他的语气越发显得凝重。那起案子中,患者的丈夫是残疾人,儿子又是智障者,一家三口都靠这位女患者养活。

  庭上,丈夫痛哭失声,说自己的媳妇进医院时还能跟他说话,现在就成了植物人,医院黑心坑害他们。而院方的代理人却坚称,其医疗行为没有问题,患者目前的状况是自身疾病发展的结果;除此之外,患者还欠着十几万元的医疗费,并赖在医院不走,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接下来的5个多小时内,陈昶屹一直耐心地听患者丈夫诉说他的凄惨遭遇,并耐心地做着解释,慢慢的,患者丈夫情绪平复下来。面对这位年轻的法官,他发自肺腑的说:“以后你说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而此时,在法庭外等候的院方代理人看到陈昶屹的工作都被深深打动了,当即表示愿意向医院领导请示对本案进行调解。

  最终,患者家属和医院达成调解协议,患者离开了医院,而院方则免去了患方的医疗费,还同意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

  “看到医患双方能最终和解,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法官的职业神圣感,觉得之前任何的疲惫和艰辛都是值得的”,陈昶屹的脸上露出了一种与他年龄不太匹配的沧桑感与满足感,“其实,有时法官的真情比知识更能化解矛盾”。

  “将知识转化为对百姓有意义的东西”

  在网上输入“陈昶屹”,就能搜到关于他的近万条法制信息,有同事调侃他说,陈昶屹已能算上一个法制信息作家。

  “网上很多的信息是重复的,实际上并没有近万条法制信息,”陈昶屹谦虚地笑道,“不过,我的理想倒是要做一万条法制信息,做一万条真正对老百姓有意义的法制信息。”

  刚担任法官不久,陈昶屹就办理过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原告是某公司钻井工地的农民工,已经在工地上打了大半年的工,老板一直拖欠他们的工资,并推说公司现在没钱。到了年底,农民工得知老板有一笔账回来了去讨要,但老板却一口咬定原告不是他们公司的工人。由于农民工一方拿不出任何书面证据或者实物证据证明自己与公司有劳动关系,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规则,农民工只能暗自承担败诉风险。

  就是这么一起简单的案子,让陈昶屹认识到,社会弱势群体往往缺乏法律意识而难以保护自己,于是他便开始萌生了收集法制信息、传播法制观念的想法。

  有了想法以后,在发生关系民生的热点事件的第一时间,陈昶屹都会积极撰写法制文章,根据自己的审判实践和法学知识通过通俗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普法宣传,其撰写的有关房地产、医疗、劳动争议、合同、侵权等文章在各大媒体中发表转载,其中《谨防防范甲流不当引发侵权流感》一文还获得了北京日报“法官讲法”栏目的特等奖。

  “我觉得我最大的回报不是获奖,而是一位老大爷拿着报纸到法院找到我表示感谢的那一刻。那一刻,我在法学院里学习的法律知识才真正转化为了对老百姓有意义的东西。”伴着爽朗的笑声,陈昶屹轻快的话语捎带出一抹重庆乡音的俏皮。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