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领导发言限时制”,说得好也要干得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6日00:17  红网

  “开会限时新政实施后,有时候给我的发言时间只有2分钟,紧张啊,生怕把意思表达不全出洋相,不过慢慢地就好了,现在我很有成就感的,觉得自己发言更精练更务实了。”前天,衢江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胡林生底气十足地向记者说出了心得。(7月25日《钱江晚报》)

  胡局长之所以有如此“痛并快乐着”的感受,缘于今年4月份衢江区发布的一份《关于实行会议讲话限时制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对衢江区内各类非议决性会议以及非理论研讨性会议的讲话实行限时制。也就是说,正是这种“领导发言限时制”催化着“胡局长们”讲话内容和讲话能力的转变和提升。

  从舆论对此事的反应来看,多数意见倾向支持“领导发言限时制”。一方面,现实生活中,会议多、会议长的问题让不少单位和个人感到头疼,历来广受诟病。另一方面,会议多,会议长也造就了“上面讲的起劲,下面听的无味”恶习的滋生成长,很多会议已被附上“念材料、耗时间、要表扬”的“九字模式”。在这种前提和背景下,“领导发言限时制”的出台实施,自然值得舆论“翘首以待”。

  “领导发言限时制”的亮点不在少数。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有助于转变会风,扭转会议无限期,上面讲的起劲,下面听的无味的现象。其次,因为是“限时”,就要求发言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发言内容能够做到点面兼顾、重点突出、形式上短而精,内容上深而透,剔除杂质“捞干货”。这样就促使发言人多把工夫用到会下,认真思考、准备。长此以往,将有助于提高发言人的思维、表达能力,展现发言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亮点之所以为亮点,就在于弥漫其周围的是无数的盲区。“领导发言限时制”虽然具有进步意义,但仍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案。比如,讲话的稿子可以由“优秀秘书”亲自操刀,“量身定做”;比如,如果发言的是一个“大官”,会议主持人是否具有勇气打断他的讲话?再比如,就算与会领导都严格遵守了限时制度,达到了讲话内容的“捞干货”,是否就能保证会后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出实活”?以上这些疑问,显然应该一个负责任的权力职能部门和公共舆论需要考量和深思的。

  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领导发言限时制”的确是一个改进会风,突破创新的好方法。但断然不是改变会风,促使工作方式转变的终极手段。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领导发言限时制”不仅仅是一个《通知》,一个政策,更是一道考题,一个工作提纲。限时发言中力求剔杂质,“捞干货”,是为了尽可能在实际工作中抓现实,“出实活”。必须把限时发言中的谋划思路,切切实实转变成工作中的真抓实干和认真落实。不仅要说得好,更要干得好。这不光是“领导发言限时制”的要旨和精髓,也是民意的期盼和归宿。

稿源:红网 作者:李松林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