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题动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6日01:57  新京报

  7月,“入园难”已成热点问题。据说有一96岁老人,在北京昌平某公立幼儿园,为重孙子排队报名,队伍中还能见到竹椅、帐篷、行军床等守夜用具。

  在7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要求,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

  随后,北京教委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15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将达118所。

  但是,这只是一个需求与供给的简单问题吗?在“入园难”背后,公众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问。

  这些疑问包括,为什么财政投入只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办园?为什么最好的公办园里都是“条子生”?为什么优质教育资源向权贵倾斜?

  还有,当北京非户籍人口的新生儿已超过户籍人口时,有关部门为何不将其纳入学前教育规划?为何有关部门要求删去调研报告中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部分?

  还有,既然我国一直将学前教育定义为公益性,那么为何无论是拥有财政资源的公办园,还是自负盈亏的民办园,都要求家长交付“昂贵”的捐资助学费(即赞助费)。

  有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入园难”背后体现更多的是社会不公和托幼公益性的丧失。

  如果再循着时间之流,向上追溯,或许能看清问题的全貌。

  1979年,我国托幼机构均由财政支持。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企改制,企业园、街道园、公办园也纷纷改制成民办园,并大量消失。财政则开始向少数公办园倾斜。也正是在这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托幼的公益性在渐行渐远。

  而纵观国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法德等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国家财政以各种形式予以支持。

  采访中,有民办园园长对记者说,在托幼方面,民间资金已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如今国富民强之际,是该让幼儿园回归公益性了。

  本报记者采访各类幼儿园园长、专家学者,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力图展示“托幼”公益性如何渐失;以及如何在硬件投入、教育用地、师资资源,出现资源分配不公;农民工子女入托如何被忽略;并介绍国外幼教模式以作他山之石。

  在发稿前的7月21日,新华社消息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近日考察北京等地的幼儿园,并强调,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这或许是“入园难”破题之根本。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