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要做这样的成都人

  □本报评论员

  刘谋杰、王武群两位老人坚持从东风渠里打捞漂浮的垃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义举令整个城市为之感动。

  每天拣点垃圾,打捞点漂浮物,两位老人做的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事情,实际上“小事不小”。从个人角度说,这些“小事”折射人的思想境界。“别提钱不钱,莫说孝不孝,东风渠边捞垃圾,我喜欢我愿意”“既锻炼身体,又做了好事”。这样的境界,与其说是老两口对自己行为的谦虚,不如说反映了老人心底无私,思想高尚。从社会角度说,和谐社会的构建、文明城市的共享、田园城市的建设都需要每个市民时时处处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小事”虽小,却可以“粒米成箩”、“聚沙成塔”。一座城市的美好形象,就是靠这些“小事”树立起来的。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学习刘谋杰、王武群老人,就要人人从小处做起,坚持不懈。日常生活中,我弯下腰,捡起别人丢下的果皮烟蒂;你伸出手,搀扶一下需要帮助的人;他站起身,给老人孩子让个座,这些事,不很大,即使做了也不值一提。但是,做还是不做,能够做多久,往往会考量我们的言行,检验我们的素质。如果每个市民能够像刘谋杰、王武群老人那样,坚持将自己作为一个文明的成都人的责任与担当融入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那么,我们文明城市的整体水平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文明城市的成果也必将更广泛地被广大市民共享。

  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往往自我要求不严、心态消极,“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有的人言行不一致,对人对己不一致,“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愿做。在文明城市建设中,有的指责别人多,身体力行少;有的一阵风应付多,自觉坚持少。这些表现和刘谋杰、王武群老人相比高下立见。

  一对老人,用他们的坚持,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成为我们这个城市文明市民的领跑者,用他们的追求,让我们知道文明更多的是担当而不是索取。今天,这座城市需要千千万万刘谋杰老夫妇那样的成都人,需要一个又一个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普通的文明市民。我们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为他人、为城市、为社会着想,都能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我们这座文明大厦就一定能永远高高耸立,我们的社会,就一定能更加和谐稳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