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助力:沈河迈向首善之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06:17  沈阳网-沈阳日报

  本月起,来自沈河区57所学校的115名“艺术指导员”走进全区115个社区,以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撒艺术之种,力践文化惠民——

  实现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根本目的在于文化惠民。

  在沈河区,110万沈河人已经并正在得到更加丰富、更加丰厚的文化泽惠。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连续15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到创新开展的“红诗沈河”活动在全省推广、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居沈阳市各城区之首,再到7月24日正式启动的范围大、时间长的“艺术指导员”进社区活动,沈河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业并举、协同发展,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正在切实转化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神食粮。

  文化,已经成为沈河区推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文化,正在成为沈河区建设首善之区的新标志、新品牌。

  抢占先机创新沈河活力喷涌

  文化之于沈河,有着令人艳羡的深厚含蕴。

  作为沈阳建城2300多年的历史缘起和中心城区,沈河区拥有沈阳市三分之二历史文化资源,被誉为“沈阳胚胎”。但沈河区并未止步传承,而是立足传承、着眼创新,矢志推动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产业强区转变。

  沈河区在沈阳市率先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及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文化“深耕”,形成《沈河区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逐步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文化企业争相入驻的“洼地效应”。与3年前相比,沈河区文化企业已经由900家发展到1785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企业达300多个,文化企业纳税额占全区税收总量已经超过10%。

  文化事业方面,4年来沈河区累计投入资金8200万元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区115个社区全部配备了乐器和健身器材。如今,沈河区已经形成了以“文化四进社区”为代表的广场文化、以《小鼓高跷》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福文化”为代表的社区文化等七大品牌。其创新开展的“红诗沈河”活动,更是掀起了一股红色浪潮,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因文化而立、因文化而兴的沈河区,已经站在全市乃至全省文化强区的最前列。

  伴随着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通过国务院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省委、省政府日前召开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是全面振兴辽宁的重要内容。藉此,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沈河区又抢占了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的先机。加快融入全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借势提升,沈河区跃然上路。

  抢占阵地“文化大使”翩然而至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实效地惠民。而要保证群众获得文化滋养,就必须搞好文化阵地建设。

  深谙此理的沈河区,行动先人一步。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各类自娱自乐文化活动者协会30多个,文化活动队伍达333支,带动和影响人群超过20万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与2007年相比,沈河区恩格尔系数由41.7%下降到37.6%。到沈河区消费文化、感受和品味文化,在普通民众间已经成为一件很时髦的事。

  即使这样,沈河区仍坚持把发展的目光扬得更高、更远。

  锁定高品位、高品质的精品文化建设目标,迄今为止全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文体活动——“艺术指导员”进社区活动应运而生。

  启动仪式上,面对115名从全区57所学校选拔出来的“艺术指导员”,区委书记张晨饱含期望,殷殷嘱托:你们即将带着区委的信任,分赴全区文化建设的“主战场”,担负起播撒文化火种、引领社区文化蓬勃发展的神圣使命;你们将携手翻开和谐沈河、首善之区建设的全新篇章!

  这115名“艺术指导员”被翘首以盼的社区居民们亲切地称作“文化大使”、“文化天使”。他们来自于中小学校艺术教学岗位一线,拥有丰富的艺术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文化艺术功底。每个星期三下午,“艺术指导员”将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不少于4个课时的艺术指导,根据每个社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7月24日,虽然正值暑假,还是星期六,文萃小学的宋颖老师仍从浑南的家里赶来,与五里河街道药大社区合唱团的叔叔阿姨们见面。社区书记兼主任吴亚玲介绍,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居民对社区文体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从1999年只有一个合唱团、只有十几个成员,到目前拥有合唱、舞蹈、红诗红歌社、书法协会等文体组织7个,成员近300人,社区艺术团已经成为居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肩并着肩,膀靠着膀,我们振兴大沈阳……世界级,国际化,沈阳奔向蓝色海洋……和谐城,生态乡,沈阳奔向幸福小康……”一曲激昂的《沈阳振兴之歌》,唱出了居民对家乡的热爱和祝福。“这首歌就是咱区领导作的词。”70多岁的合唱团团长施金玲说,“我们还自己创作了《药大社区之歌》,每次活动大家都风雨不误,但练得越久越是渴望专业指导。‘艺术指导员’来了,真是救了急!”

  看到大家的热情,宋颖非常感动,同时也觉得重任在肩。“回去我要先作一套方案,帮助叔叔阿姨们尽快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争取在今年‘十一’拿出一台像点儿样的节目。”

  抢占高点聚合力量强势进发

  可以说,创新让沈河区又一次引领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风尚潮流。抢占文化阵地、摒弃不良风气、弘扬健康文化的意义无需赘述,“艺术指导员”进社区,实践艺术惠民的同时,将极大地推动沈河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进程,从而更为深远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吴亚玲就尝到了这其中的“甜头”。“千万别小看文体活动的作用,它让居民素质整体提高,社区更加和睦和谐了。”吴亚玲介绍:“以前社区旅游,居民上车抢座,下车抢饭、抢房间,谁也不肯让半步,动不动还闹点矛盾。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你谦我让就像一家人,有居民生病出院,社团成员每人端来一个拿手菜表示慰问。”而沈河区矢志不渝地推进大文化建设,目的也正在于此。

  文化源自心灵又影响心灵,文化产生力量又聚合力量。

  “艺术指导员”进社区活动作为一个现实载体,将加速沈河区“百千万”工程目标的实现。百,就是选派百余名教师深入全区115个社区进行艺术指导;千,就是要把沈河区现有的333支文化活动队伍扩展到1000支;万,就是要在沈河区打造出1万个群众精品文化节目。这些活动为广大艺术教师提供了走出“小学校”、走进“大学校”,走出“小班级”、走进“大课堂”,展示才华、追求人生价值的更高、更广阔舞台,同时也为提高群众整体素养、培育区域精品文化创造了条件。

  在此基础上,沈河区还将不断加大对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投入。沈河区区长庞洪波表示:今年沈河区将投入近50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加大新划入街道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尽快实现全区文化同质化均衡发展。加快打造“一区一品”的社区特色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最具代表性的社区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增强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和凝聚力……

  砥砺奋进,勇往直前!借全省文化大发展之势,沈河区正全力打造东北区域文化产业核心功能区,让沈阳首善之区全情绽放。

  本报特约记者 韩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