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面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重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07:04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李松黄洁

  “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为进一步推进首都法制化进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北京市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领域,全面开展了“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法律进学校活动,营造了校园内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北京市的青少年普法工作还在不断拓宽领域、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有效地整合了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建起一套“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

  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全市各类大、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健全,各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了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格局正在形成,100%的在校学生不同程度的接受了法制宣传教育,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在校生的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

  法制教育进入学校教学计划

  北京现有各类大、中、小学校等共2529所,各类培训机构3616所,在校学生总人数约为252万人。对于200多万名在校生的普法教育来说,学校始终是主阵地和主渠道。

  记者在北京市宣武区宣师二附小见到,该校自己创编的6册《法制教育读本》,内容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十几部法律法规,如今已经成为了学生们日常学习的“必修”教程。

  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了解到,类似宣师二附小的法制教育要求在北京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展“普法进校园”工作以来,北京各中小学校都已经将法制教育纳入到了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明确要求每学期用于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少于3至4课时。

  小手拉大手创新普法新模式

  朝阳区的常营地区是北京有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北京市民族学校就设在这里。为了提高地区整体法律素质,常营地区司法所经过与当地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派出法庭等相关单位反复商议,决定从民族学校入手,通过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带动家中的两位家长、启示四位老人,同时辐射多位亲朋好友,形成“124N反哺普法教育”的新模式。

  >>下转第五版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