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治水效果如何?百姓用“脚”打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08:31  南方日报

  

治水效果如何?百姓用“脚”打分
天河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后的猎德涌。符超军摄

  2008年底,广州启动新一轮治水行动。短短一年半,就要投入340.65亿巨额资金,这钱花得值不值?归根结底要由老百姓说了算。

  随着7月25日广州市中心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通水并投入调试运行,广州在一年半时间内新建了38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上升到85%,成功实现2008年制定的治水目标。昨天,广州市政府召开水环境整治专题新闻发布会,市水务局副局长彭大杰在会上披露,通过新建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广州市每天减少了80万吨污水直排珠江。

  如今,石井河、猎德涌、东濠涌等河涌整治完成,水质初步实现不黑不臭。过去匆匆掩鼻而过的行人,现在乐于在河边散步、驻足,市民用“脚”给广州治水打了分。

  每天减少80万吨污水直排珠江

  广州亚运在即,“大变”时限到期,只有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广州治水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数字或许是最“实在”的———

  新建的38座污水处理厂、48座配套泵站及1094公里污水管网,使广州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从2008年的228.6万吨/日提升至2010年的465.18万吨/日,短短一年半内就翻了一番;

  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2008年的75.09%上升到85%,其中中心城区已近90%,通过截污,每天可减少80万吨污水直排珠江;

  新建的长虹湖,已经开始为干涸的猎德涌、车陂涌、沙河涌补水;石井河的新“源头”白云湖,已开挖湖面1200亩,成为广州最大的人工湖。

  拆除了涌边杂乱低矮的房屋,把腾出来的空地建成可供市民散步的休闲步道和街心公园,通过堤岸绿化,广州新增水边绿地586.56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建了7个“越秀公园”!

  截污清淤、雨污分流、调水补水、堤岸建设的综合整治“四步曲”,臭河涌“摇身一变”,成为城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组织群众为治水“挑刺”

  有了数字组成的“成绩单”还不够,广州治水最终的评价,应该由市民说了算。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2008年3月,广州市“两会”期间,记者曾随广州市政协委员吴名高实地走访越秀区东濠涌,了解河涌污染情况。那时候的东濠涌,河水干涸,裸露的底泥散发着恶臭,河涌两边的小餐饮店把洗碗水直接倒入河涌,场面不堪入目。

  一年半之后重访东濠涌,裸露的河床不见了,代之以潺潺流水;涌边的小餐饮店不见了,变成了一段幽静的步道;紧邻河涌的平房不见了,替代它们的是精巧别致的街心公园。

  治水,是治“人边之水”,为了给“水边之人”。河涌的变化,切切实实地改善了广州的人居环境。在东濠涌边住了十几年的老居民卢阿姨说,过去走在东濠涌边,一阵阵臭味总是让她“闭气快走”;完成整治后的东濠涌,现在成了她每天晚饭后散步的场所。市民用“脚”给治水打出了真实的“分数”。

  据了解,7月中旬,广州市委陆续组织由专家、市民组成的“评审团”,对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的效果进行“打分”;广州市水务局也将组织群众走访部分河涌,为治水“挑刺”。

  南方日报记者曾妮实习生崔珏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