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松欧紧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09:31  东方早报

  欧洲国家选择财政紧缩政策,不仅仅是为了降低财政赤字,更是为了同今后数年里美国的天文数字的赤字财政脱钩作好准备。

  世界金融危机已近两年了,美欧经济复苏的前景仍然渺茫。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美元一度又成了避风港。对这种扑朔迷离的现象,前不久还惶惶然的那些积极主张继续持有大量美债的金融专家们却开始沾沾自喜,自认为眼光不错。其实,美国的实体经济并无很大的改观,我们对美元资产的风险决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美国在巨大的联邦债务的压力下仍然坚持高额赤字财政,当然希望债权国继续埋单。而欧洲国家同样面临债务危机,却毅然选择财政紧缩政策。这个政策不仅仅是为了降低财政赤字,更是为了同今后数年里美国的天文数字的赤字财政脱钩作好准备。

  其次,这不仅涉及中国手中的大量美债,而且直接影响全球的经济复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美国发行的是“国际次贷”,以继续操纵美元的地位达到吸入外资的目的。一般来说,在这种状况下流向美国的外资主要是短期行为,也就是说,美国的赤字财政基本靠国际“热钱”的不断涌入来支撑,如果一旦出现短期资金断链,经济危机再度爆发是有可能的。 笔者一直认为,巨额财政赤字不可能将美国实体经济扳回健康的轨道。二次探底,即W形的大趋势难以避免。

  欧洲对美国的金融霸权的运作方式实在太了解了。冷战期间,卡特时期对美元汇率的放任政策和里根时期的高度货币紧缩政策都是以欧洲经济为代价的。古人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人对国际金融政治的水有多深似乎尚无概念。虽然我们缺乏欧洲人对美国的把脉能力,但必须对美国的长期松弛的货币政策的恶果做好充分准备。

  奇怪的是,国内有些金融专家仍然不断地强调,中国不会用美债做对外政策的工具,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幼稚病。就在中国的金融专家们致力于美债“去政治化”的同时,美国的决策部门却在积极探讨如何继续利用美债问题同中国博弈。华盛顿决策部门近来频频召开会议,探讨一旦中国资金大量撤出时的对应策略。从去年年底以来,中美关系一度出现危机,美国政府对中国如果大量抛售美债的后果作了积极的准备。其中一个主要思路是通过政治手段,建立“民主货币同盟”,即同西方盟国达成默契,希望它们适时吃进中国有可能抛售的美债。这样,只要美债有下家,中国抛美债就达不到政策目的。

  其实,美国是多虑的,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一直认为大量持有美债的抉择是正确的,根本没有脱钩的打算,也不存在用它为外交政策服务的动机。但是,欧洲人很快看出了美国的居心。“民主货币同盟”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防止欧盟的货币政策与美元脱钩。欧洲不愿在美国赤字财政造成的第二次探底中对美债接盘。从某种意义上讲,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提前给欧盟大国提供了建立对美国赤字财政的防火墙的契机,使得欧盟可以名正言顺地推行与美国相左的财政紧缩政策。

  事实上,欧元区的经济困难远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希腊和西班牙的数千亿欧元债务同美国的几万亿美元的财政黑洞不可同日而语。欧洲人没有理由因此失去对经济的信心。欧盟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最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欧洲经济的灭火工作已经结束,消防队可以撤离,现在需要建筑师开始设计重建计划。问题在于,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构架取决于国际规则的创新,美国为了保住美元的霸主地位,必然对制度创新持消极态度。

  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 大多数美国人对经济前景没有信心,而欧洲人并不认为货币紧缩政策会带来更糟的经济衰退,因为欧洲决策者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各国财政政策回到健康的轨道,恢复人们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心,从而避免在今后的数年里受制于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

  欧盟在金融危机中的退出战略已经开始,而且是以修复国家财政和金融体制的角度切入,这对实体经济的恢复做了实质性的铺垫。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美国在今后采取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已经大大缩小。至少,美国打喷嚏、欧洲得肺炎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